(人教版)2016年三年级上 第5单元《倍的认识》精品教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1、最新海量高中、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 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 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景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 的含义 ;然后例 3 是引 导学生用“ 画一画”的方式,建立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 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 2、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我把“ 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 ”的概念的形成 过程与促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倍” 的概念的初步形成 过程,体验“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 的概念,明白“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直 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计 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画一画、摆 3、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过 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倍的认识” 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观演示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心理结构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的特点。 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加深其印象,验证操作结果,也便于比较。 3.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 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法方面以学生自主探究 为主,强调学生在自主 6、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的看法。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白萝卜有 10 根,每 2 根圈成一组,可以圈成 5 组,说明 10 里面有 5 个 2 根,所以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 5 倍。 对于解答正确、叙述条理清楚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即使是同学们司空见惯的值日活动中也有数学。 瞧 ,老师把同学们值日的场面用相机拍摄下来了,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 51 页例 2 情景图)生:知道了擦桌椅和扫地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师: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呢 ?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跟小组同学说 7、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大家 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生 1:我 们是用 摆小棒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 先摆了 12 根小棒表示擦桌椅的 12 个人,又摆了 4 根小棒表示扫地的 4 个人 ,这样很容易看出擦桌椅的 12 人里面有 3 个 4,也就是说 12 是 4的 3 倍 ,所以说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 3 倍。 生 2:我 们是用画 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的: 先画出某种图形表示擦桌椅的 12 人,然后用相同的图形画出扫地的 4 人,每 4 个图形圈成一组,可以把 12 人圈成 3 组,所以说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 3 倍。 师:综合同学们的意见 9、给妹妹 2 个,小丽的苹果数是妹妹的几倍?(考查知识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能力要求:能解决有关“倍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4B 类102=5教材习题教材第 50 页“做一做”1. 362. 420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擦桌椅 12 里面有几个 4扫 地 12 是 4 的 3 倍124=3答:擦桌椅的人数是 扫地的 3 倍。 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 导 者与合作者。 真正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在现实素材中,在自主探究中,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倍的意义;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主动发展。 多种渠道(耳听、手动、眼看、口动)、多种形式巩固并加深对“倍”的理解,问题带有开 11、 ”的计算方法。 画 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 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 值。 重点:理解并建立“ 倍”的意义。 难点:理解并掌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课件、小棒。 师:咱们一起玩一会儿摆小棒的游 戏吧!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 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摆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 2 个那么多。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 列算式计算一下。 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 42=8(根)。 师:一个正 13、间的关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 问题呢? 现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 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 生 1:我 们可以通 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 军棋的价钱是 8 元,就摆出 8 根小棒表示 8 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 倍,就要摆 4 个 8 根的小棒来表示 ,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 84=32(元)。 生 2:我 们还可以画 图来帮助分析理解题意: 军棋的价钱是 8 元,就先画出一条线段表示 8 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 4 倍,就要 4 段与之前相等的线段来表示 4 个 8 元,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只要学生讲 14、解合理就要给予肯定,并鼓励表扬。 师:想一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在小组里举例证明一下,你的猜想对吗?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初步学 习“ 倍”,比较抽象,应以“说”的方式先巩固“倍”的概念,理清关系,再引出归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 ?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学生相互交流,提出不同的 观点,引发思维碰撞,进而使得不同层次学生的新知得到不断更正与整合】A 类(考查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能力要求:能正确算出一个数的。(人教版)2016年三年级上 第5单元《倍的认识》精品教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学方法转化为有用的物质进行回收利用。 答案 : D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DANGTANGJIANCE 当堂检测 ZHONGNANTANJIU 重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二 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问题导引 垃圾真的就是 “ 垃圾 ” 吗 ? 提示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垃圾 ,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近年来 ,世界各国越来越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AgOH+2 NH3H 2O=[Ag(NH3)2]++OH+2H2O 配制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生成银镜 还原剂 氧化剂 (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如有油污,得不到光亮的银镜而是黑色沉淀。 ( 2)必须水浴; ( 3)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否则生成易爆炸的物质(银氨溶液随配随用,不可久置。 ) 注意 : 说明: ,一水、二银、三氨、乙酸铵 ~ 2mol
ary succession)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次生演替 ( secondary succession)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火烧演替、弃耕演替、放牧演替等。 两种演替类型的比较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几何直观,初步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1.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 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 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 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生活实际
NGJIANCE 当堂检测 ZHONGNANTANJIU 重难探究 首页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二 重金属污染 问题导引 重金属污染物是怎样使人中毒的 ? 提示 重金属污染物 浓度增大 人体摄入而中毒。 重金属还可被微生物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有机化合物 ,如 :无机汞转化为有机汞 Hg C l 2 + C H 4 CH 3 Hg C l+ HC l。 XINZHIDAOXUE 新知导学
的化学反应 形成 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 键强弱 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表示方法 ΔH0 ΔH0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图示 常见的 实例 1. 大多数化合反应 2 .中和反应 3 .金属与水或酸反应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