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内容摘要:

的化学反应 形成 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 键强弱 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表示方法 ΔH0 ΔH0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图示 常见的 实例 1. 大多数化合反应 2 .中和反应 3 .金属与水或酸反应 如: Mg + 2HCl == = Mg Cl2+ H2↑ Δ H 0 4 .燃烧反应 5 .铝热反应 1. 大多数分解反应 2 . Ba(OH)2 8H2O 晶体与氯化铵反应: Ba(OH)2 8H2O +2NH4Cl == = BaCl2+ 2NH3↑+ 10H2O Δ H 0 3 .以 C 、 CO 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温馨提示: ①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是针对化学反应而言 ,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有能量的变化 , 但属于物理变化。 ② 反应物的能量越高 , 分子越不稳定 , 破坏它需要的能量越少;生成物的能量越低 , 分子越稳定 , 生成它时释放的能量越多 , 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ΔH0;反之 , 反应为吸热反应 , ΔH0。 (2020大同调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 C.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D. 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 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 典例透析 【解析】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 E 生 ,放出热量, Δ H 0 ; E 反 E 生 ,吸收热量, Δ H 0 ,故 C 项正确。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如 Cu 与浓 H2SO4反应、 NH3的催化氧化等, A 、 B两项错误。 化合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 ( 如 C + CO2==== =高温2CO) ,分解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 ( 如 2NH4ClO4==== =△N2↑ + Cl2↑ +2O2↑ + 4H2O ↑ ,剧烈爆炸 ) , D 项错误。 【 答案 】 C 【 点评 】 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开始时是否需要加热无关 , 与反应类型 (化合 、 分解 、 臵换 、 复分解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等 )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而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 典例透析 (2020 经典习题选萃 ) 已知: H2 (g ) +12 O 2 (g ) == =H 2 O(g)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 题: (1)a、 b、 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 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________。 Δ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________。 (3)若已知 2H2(g)+ O2(g)===2H2O(g) ΔH1=- Q1 2H2(g)+ O2(g)===2H2O(l) ΔH2=- Q2 则 ΔH1________(填 “ ”“”或 “ = ” , 下同 )ΔH2 ,Q1________Q2。 【解析】 (1) H2(g) 和12O2(g) 与 2H (g) 和 O (g) 之间的能量差是 H2― → 2 H( g) 和12O2― → O( g) 过程中断开 H — H 键和 O == =O键需吸收的能量。 所以 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b 代表 2H( g)和 O( g) 结合成氢氧键所放出的能量, c 则代表断键所吸收的能量与成键所释放的能量之差,即 a - b = c。 (2) 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Δ H 0。 (3)比较 ΔH大小时 , 要连同 “ + ”“ - ” 包含在内 , 类似于数学上的正负数比较 , 如果只比较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 , 则只比较数值大小 , 与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