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利用2内容摘要:
______________。 ( 4)①装置 B中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 D和 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__。 ③装置 F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 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 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 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 _______与 _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 _______(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 解析 】 HCl在此反应中部分 Cl化合价升高,部分 Cl化合价没有变化,所以 HCl表现还原性和酸性;检验水蒸气用白色硫酸铜粉末,现象是变蓝; C盛放碱石灰,保证通入 D的 Cl2是干燥的, D中干燥有色布条不退色而 E中湿润布条退色说明 Cl2没有漂白性而 Cl2与 H2O反应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 F用来除去 Cl2从而用 G检验挥发出的 HCl。 答案: ( 1) MnO2+4HCl(浓 ) MnCl2+Cl2↑+2H 2O ( 2)酸性、还原性 ( 3)第 3周期、 ⅦA 族 ( 4)①无水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为蓝色 ②氯气无漂白性,次氯酸有漂白性(或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③吸收氯气 ( 5) F G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 ==== 1.( 2020 济南高一检测)实验室用 MnO2和浓盐酸来制取氯气,主要操作有: ①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的高度,固定铁圈,放上石棉网 ③用药匙向烧瓶中加入 MnO2,再向分液漏斗中加浓盐酸,并将导管放入集气瓶中 ④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管 最好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 A.②③④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⑤④③ D.②①③④⑤ 【 解析 】 选 C。 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一般为 “ 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 ,且制备气体时,加入药品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就要错选 A、 B、 D。 、无污染、现 象明显。 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 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如图)。 若关闭 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 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散)。 下列 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 (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 解析 】 选 B。 解答本题应先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确定制取气体的试剂特征,再根据气体的性质一一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试剂需用块状(或大颗粒状),由于 MnO2是粉末状,因此,不宜使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故 A项错误;由于 H2S气体有毒,为了安全、无污染,因此,不宜使用该装置制取 H2S气体,故 C项错误;由于碳酸钙与稀 H2SO4反应生成的 CaSO4会附着在碳酸钙表面而阻止反应进行,现象不明显,因此,不宜使用该装置制取 CO2气体,故 D项错误; B项符合题意中的各种条件,故 B项正确。 3.( 2020 雅安高一检测)把浓硫酸滴入浓盐酸中,会有氯化氢气体逸出,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降低了氯化氢的溶解度 【 解析 】 选 D。 浓硫酸有吸水性,增大了盐酸的浓度,且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加速了浓盐酸的挥发。 ,利用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无机反应基本类型的是( ) 【 解析 】 选 D。 A项,实验室一般用 Zn粒与稀 H2SO4反应制H2,属置换反应; B项,用 H2O2分解制 O2,属分解反应; C项,制 CO2一般用 CaCO3与稀盐酸反应,属复分解反应;D项,用 MnO2与浓盐酸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如图,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省去) (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 2)收集氨气应使用 _______法, 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_______作干燥剂。 ( 3)用甲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上喷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只提供乙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 【 解析 】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干燥氨气应用碱性干燥剂碱石灰;喷泉的引发是因为烧瓶内的氨气遇到水大量溶解而使压强急剧减小造成的,乙中喷泉引发应从使水与氨气接触的角度来考虑。 答案: ( 1) Ca(OH)2+2NH4Cl CaCl2+2NH3↑+2H 2O ( 2)向下排空气法 碱石灰 ( 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 氨气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 ( 4)用手或热毛巾捂热烧瓶 △ ==== 【 例 1】 ( 2020 东营高一检测)下列关 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 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 g氢气生成 【 规范解答 】 选 B。 原电池的两极可以是活动性不同的两 种金属,也可以一极是金属,一极是非金属,如石墨; 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铜 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和盐酸反应置换氢气, g锌溶解时,转移 mol电子,可生成 气,即 g。 【 例 2】 ( 2020 郑州高一检测)有 A、 B、 C、 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 A、 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 A极为负极;② C、 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 H2SO4溶液中,外电路电流由 D到 C;③ A、 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 H2SO4溶液中, 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 B、 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 H2SO4溶液中, D极发生氧化反应。 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B> C> D > C> D> B > A> D> B > B> D> A 【 自主解答 】 选 B。 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被氧化,活泼性比正极强, A比 B强;在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C比 D强; A、 C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 H2SO4溶液中, C极产生大量气泡,说明 C极为正极, A比 C强;B、 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 H2SO4溶液中, D极发生氧化反应 ,D为负极, D比 B强。 ( )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电能全部转变成光能 【 解析 】 选 D。 白炽灯工作时,并不是电能全部变成光能,而是大部分电能转化成光能,还有一部分电能转化成热能。 2.( 2020 海口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发生氧化反应 ,从正极流入 【 解析 】 选 D。 原电池是把。鲁科版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的利用2
相关推荐
L- 1。 将 0 . 1 m o l 该气体充分燃烧生成 8 . 8 g C O 2 和 5 . 4 g H 2 O ,试确定该气体的分子式。 解析 由密度可求其摩尔质量,再由燃烧产生的 CO2和 H2O的质量求算出 1 m o l 气体中含 C 、 H 元素的物质的量,求出分子式。 也可以求出气体中 C 、 H 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确定实验式,再由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方法一
1、最新海量高中、0 以内的进位加法,并理解算理。 数、 “凑十法”、交换加数位置和不 变的方法,正确计算 9 加几,8、7 、6 加几,5、4、3 、2加几。 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 学 习数学,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个是 20
3、8,9四位数字的不同排列,故有 A 24 种4答案:掷两枚骰子一次, 为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差,则 的所有可能的取值为()A0 5, N B5 0, 6, N D5 5,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5,4,3,2,1,0,1,2,3,4,5,即5 5, 6袋中装有 10个红球,5 个黑球,每次随机抽取一个球,若取得黑球,则另换一个红球放回袋中,直到取到红球为止,若抽取的次数为
1、最新海量高中、 时。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 页的情景图。 可引导观察:图中都有什么? 小朋友在做什么?你会看钟表吗?之后分两步教学:第一步认识钟面,要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有什么?有 112 转圈排列的数字 ,有长针(分针)、短针(时针);要明确时针、分针都是按数字 112 的排序进行运转的,时针慢,分针快第二步认识整时的时间。 要明确:分针指 12
2、各地来拉萨朝佛的信徒们,都忘不了为这团结树挂上洁白的哈达。 这些神话和传说表达了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爱戴和感激之情。 【思考讨论】文成公主对藏族人民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唐朝时期的边疆有哪些主要的少数民族。 它们与唐朝又有哪些交往。 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探究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课本第 22
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交流研讨 •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它对元素的性质有何影响。 •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化学性质相似 ;但 从上到下 ,随着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减小, 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增强,得电子的能力减弱。 表格 元素 氟(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