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1)化学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正确答案: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O 2; 2; 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2,H 3,H 4,其中高度关系是( )AH 2H 3H 1H 4BH 3H 2H 1H 4CH 1H 2H 3H 4DH 1H 2H 3H 4解析:假设混合的两种气体各 3 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 1/3;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 5/8;中水面上升的高度为试管的 1/2;中水不能进入试管答案:盛有 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 体积比是( )A11 B12C13 D31解析: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 6、为 672 烧瓶里充满 O 2 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 280 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水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已折合为标准状况)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总反应为 O 2O 2H 2O=2反应为 45O 26H 2O=12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 D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解析:设 体积为 x,体积为 y,则:4 22H 2O=4O 22H 2O=4 得故参加反应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21,则总反应为:45O 26H 2O= 器内充满液体则硝酸的体积为 ,则 c( 3 答案: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52 分)9(9 分 )多年以前,某城市雾大无风,家庭和工厂排 8、排放到空气中A 是一种单质,其水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A 用于工业上制取漂白粉:_.(2)B 的水溶液露置在空气中酸性增强:_.(3)A、B 都能分别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两者水溶液混合后却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溶液酸性增强:题给信息可推知:A 为 为 1)22H) 222H 2O(2)2 2=2)l 22H 2O=10 分)(2010济南高一质检 )汽车尾气(含 O 2 和 )是城市空气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放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 ,它能使一氧化碳跟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进二氧化硫的转化(1。(人教必修1)化学同步练习 第四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B超、 X光检测、 CT检测、人体力学与体育运动、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 …… 物理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 在物理学研究中形成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被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极大的推动了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 物理学 交通工具与物理学 由于交通工具的缺乏,古人大部分活动只能在陆地上进行,出现“天圆地方”等学说 1 2 3 4
3、标准状况,D 项,标准状况下,H 2O 不是气体答案:2010曲靖高一检测)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占体积最大的是 ()A98 g H 2B0 23 个 D6 g H 2解析:A 中 积较小;B 中 n(1 积为 ;D 中 n(3 积为 35(2011运城高一检测)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的 O 2、O 2、 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 是()解析:等质量时,摩尔质量最小的
3、可以和 H)2 溶液反应的是()A BC D解析:五种物质中()2a(反应,H) 2只与盐酸反应,l 2)2案:2011北京四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氧化性C与 应产生 溶液一定呈酸性D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 不滴落解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易变质生成硅酸,在空气中发生反应:O 2H 2O= D 不正确答案:2010厦门模拟)有科学家认为:硅是“21 世纪的能源 ”、 “未来的石油” ,下列有关硅可能成为新型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硅单质B自然界中的硅易开采,且可再生C硅燃料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优质燃料D硅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其燃烧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有效地控制解析:素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
3、L0.1 0.1 质量为 0.1 50 g/5 g,所以配制时应将 25 g 胆矾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答案: 5 盐酸 10 释到 200 取出 5 5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L BC0.1 L D0.5 解析:根据稀释定律:c (浓溶液) 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列式,5 10 mLc (稀溶液)200 得 c(稀溶液 ),从中取出 5 度不变答案
3、用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答案:2010潮州高二检测)水的三态的熵值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示 1 )AS m(s)S m(l)S m(g) BS m(l)S m(s)S m(g)CS m(g)S m(l)S m(s) DS m(s) Sm(l)S m(g)解析:同一种物质处于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次之,固态时熵值最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