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案(含答案)内容摘要:
2、用火药制成的爆仗、烟火燃放后造成的。 人们认为烟火就是喷气式火箭的前身。 【思考讨论】 我国从什么时候有了火药和火药武器?宋元时期还有哪些科技发明呢?四、探究学习(一)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活字印刷“既经济,又省时”。 今天的印刷业又有了什么新发展?(课本第 73 页)我国金元时期的火箭发射示意图,想想看,它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课本第 74 页)灿烂的宋元文化(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沈括梦溪笔谈和郭守敬授时历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欧洲 15 世纪才出现了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战国时期,人们已用磁石制成“司南” 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 6、纪 80 年代中后期起,汉字的计算机处理成为现实,印刷出版业开始了“告别纸与笔,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的时代。 由键盘输入汉字,经电脑排版后,通过打印机( 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 )打印出来。 可黑白印刷,也可彩印。 由电脑程序控制的复印机、油印机可进行大批量的高质量的印刷。 另外,扫描仪、数码相机也可与电脑相连,实现方便快捷的图文印刷。 传播: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西亚、欧洲;指南针发明以后,南宋时期,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经常搭乘我国的海船往来贸易,也学会使用指南针,他们又把指南针传入欧洲;南宋时,火药传到阿拉伯地区,蒙古西征时,火器也传到阿拉伯地区。 欧洲人首 7、先是西班牙人,在 13 世纪后期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才知道火药。 14 世纪初,阿拉伯人攻打西班牙时,使用了火药和火器,欧洲人于是开始接触到火药和火器,并学习制造。 1326 年英国开始制造铁火瓶,1338 年法国开始制造装火药的铁罐,这是欧洲应用火药和火器的最早记录。 意义: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四大发明是中国的 8、先民们以罕见的聪明才智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千古的足迹,是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象征。 宋元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1)两宋时期的经济是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它不仅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而且仍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经济的高度发展是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3)这一时期,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使各族文化共同提高,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有了重大进步。 (4)宋元时 9、期的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方面使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5)这一时期的文化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各族人民继承和发展了隋唐的文化成果。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成就,许多科技成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如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比英国早八百多年;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印刷业、航海业和军事上。 因此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最新海量高中、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火药 10、发明于隋唐时期,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指南针发明于北宋,因此 D 项正确。 题干中给出的有效信息是“北宋”“印刷速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得益于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所以答案为 D。 本题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及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所选图片节选自教材,图中人物是毕升,他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故选 C。 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中国的四大发明。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在文学上” 、 “在战争上 ”、 “在航海上”,用在战争上,肯定是火药,航海上肯定是指南针,所以后两项肯定是,那么分析各项,只有 C 符合。 故选 C。 题是一道组合型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是西汉时期发明的,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所以两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所以含有 或的都排除。 答案为 C。 本题考查通过解读图表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1)问根据图片就可得出答案。 (2)问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据教材知识,就可得出答案。 【答案】 (1)丝绸之路。 (2)造纸术。 预示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或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教版)七下历史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学案(含答案)
相关推荐
2、佛教圣地天竺。 右图便为历史上的玄奘。 【思考讨论】 历史上的玄奘是怎样的。 那时的中外交往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隋唐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盛况。 四、探究学习(一)互动探究【探究一】右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 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课本第 30 页)【探究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
丁明 王晶 林杰 贝壳数 3个 6个 8个 9个 4个 18个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丁明的几倍。 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9247。 3=3 18247。 9=2 18247。 3=6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18247。 6=3 第一关: 圈一圈,填一填 =
1、最新海量高中、数出 1120 各数,掌握 1120 的顺序及大小。 知道 1120 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十位”和 “个位”,认识十进制,正确书写 1120 各数。 120 各数的组成,正确计算 10 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20 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识 “个位”“十位”, 初步了解十 进制; 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
2、。 二、 【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三、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四、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五、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六、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俗语“无酒不成席” 、 “开门五件事、油盐酱醋茶”。 酒和醋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传统发酵产品。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以果酒、果醋等为例学习一些传统发酵技术。
2、会想到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而实际上,将国号改为“清”的是皇太极。 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用意是表明清与明平起平坐,公然与明朝对抗,以此抹去女真人曾臣服明朝的历史,鼓励女真将士进攻明朝的斗志。 从对汉族的策略而言,皇太极改金为清是希望混淆明朝汉族群众对当年宋金对峙屈辱历史的记忆。 皇太极这样做,一是当年岳飞抗金家喻户晓,必须否认自己与当年攻宋的金政权的关系,消除汉人对女真人入主中原的疑惧之心
每小时刷这面墙的 51每小时刷这面墙的。 51小时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41 小时 刷的 41占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014151 4511 4151 的意义是什么 ? 求 的 是什么。 41514351 的意义是什么 ? 5172 的意义是什么 ? 4312 的意义是什么 ?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 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求 的 是什么。 4351求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