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核能利用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内容摘要: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4)保护层:核反应堆外层是很厚的水泥壁 . 可防止射线辐射出去 . (5)热交换器:靠水或液态金属钠在反应堆内外的循环流动 , 把产生的热量传输出去 . 2. 核反应堆的用途 . (1)核电站利用反应堆发电 . (2)小型反应堆可以使核能作为动力制造核动力潜艇 . (3)进行各种原子核物理实验 .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3. 核电站 、 核能利用 . (1)核电站:利用反应堆工作时释放出的热能使水汽化以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 (2)特点:消耗燃料少 , 但经济效益跟火电站大体相同 .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例 1 原子反应堆是实现可控制的重核裂变链式反应的一种装置 , 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 ) A. 原子燃料 、 减速剂 、 冷却系统和控制调节系统 B. 原子燃料 、 减速剂 、 发热系统和传热系统 C. 原子燃料 、 减速剂 、 碰撞系统和传热系统 D. 原子燃料 、 中子源 、 原子能聚存系统和输送系统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核反应堆的构成分四部分:原子燃料 、 减速剂 、冷却系统和控制调节系统 . 答案 : A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课堂训练 1. 核反应堆中的镉棒的作用是 ( ) A. 减小中子的能量 , 使快中子变成慢中子 B. 调节中子的数目 , 控制反应速度 C. 屏蔽射线 , 以防伤害人体 D. 控制反应堆的温度 目标篇 导航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解析: 用镉来吸收中子 , 控制裂变速度 . 答案 : B 目标篇 导航篇。第六节核能利用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
相关推荐
3、成 4一水合氨,即 , 与 合 4生成 5(2010佛山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的电离:H 2H 3B将金属钠加入水中:2H 2O=22 H 2C硫化钠水解:S 2 2H 2O 2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 3=H)3解析:A 项为 C 项为多 3 3 23元弱酸强碱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分步书写H 2O , H 2O ;D 项由于加入过量烧碱,应生成 4 =2H
析氢腐蚀 ; 析氢腐蚀 和 吸氧腐蚀 都 属于 电化学腐蚀。 结合课本 P90P91相关内容 什么是金属腐蚀。 有哪些类别。 化学腐蚀和哪些因素有关。 什么是电化学腐蚀。 有哪些类别。 分别发生哪些电极反应。 知识总结 金属阳离子 失 e 氧化反应 金属腐蚀的类型 化学腐蚀 电化腐蚀 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 (常见普遍) 一、金属腐蚀 金属原子 金属腐蚀的本质: 金属腐蚀: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H 2O4e =4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2e =析:A 项,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在铁件表面发生的反应为: 2e =以铁作阴极B 项,船底镶嵌锌块,锌比铁活泼,易失去电子从而抑制钢铁的腐蚀,使船体得到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
3、电解质溶液应该为含有 的溶液C 选项不能实现 2=34将铜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当线路中有 0.2 电子发生转移时,负极质量的变化是()A增加 6.4 g B减轻 6.4 加 g D减轻 成的原电池中负极是单质铜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进入溶液,每摩尔铜失去 2 摩尔电子,所以负极有 0.1 失去电子变成 进入溶液,质量减轻 6.4 5根据下列实验事实:(1)XY 2 =Y(2)Z
3、=Co(s) (2 (Cd(s)= =2Ag(s) (2 (Co(s) =2Ag(s) (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及其运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装置的判断和总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从两个原电池的电极可以判断出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关系为:o氧化性关系为: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知 A 项错误答案:2010华师大一附中月考)在盛有稀 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