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3“冷战”的缘起之一内容摘要:

• 材料二 一 、 外蒙古 (蒙古人民共和国 )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 、 由日本 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 , 即: (甲 )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 )大连商港须国际化 , 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 , 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 (丙 )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 , 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 , 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 、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 ——雅尔塔协定中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 请回答:通过以上两则材料 , 你对雅尔塔体制有何评价。 雅尔塔体制的积极作用又有何表现。 • 解析: 第一问实则要求评价雅尔塔体制的构成 、 作用 , 应主要以两则材料所反映出的信息为依托进行论证;第二问则主要依据所学知识来回答。 • 答案: 评价:雅尔塔体制把东欧和希腊划分为苏联 、 英美的势力范围 , 并进行比例分配;美苏以牺牲中国的主权为妥协条件来加速日本的投降。 可见 , 雅尔塔体制建立在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 , 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积极作用:雅尔塔体制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 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 , 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 , 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 1. 雅尔塔体制与战后世界格局的关系如何。 • 提示: (1)雅尔塔体制与战后世界格局有密切的关系 , 它奠定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基础。 • ①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力量均势的产物 , 美苏关系一直主导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 只要美苏力量对比不发生根本性变化 , 世界格局就维持在雅尔塔体制的框架内。 • ② 雅尔塔体制所划分的美苏势力范围 , 促成了以两大军事集团及美苏对抗为主要形式的东西方冷战 , 并且成为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标志。 • ③ 雅尔塔体制所确定的处理战后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格局的总体面貌 , 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 (2)雅尔塔体制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 ① 由于雅尔塔体制反映了客观的世界力量均势 ,增强了和平结构的有效性 , 只要美苏打不起来 ,世界大战就能避免 , 从而维持了战后近半个世纪的相对和平 , 新的世界大战没有发生。 • ② 雅尔塔体制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美苏两国的争夺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 并加深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 不利于各国间的经济 、 文化交流。 • 2. 如何理解 “ 冷战 ” 的性质。 • 提示: (1)“ 冷战 ” 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 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二战后 , 共产主义运动在欧洲蓬勃开展 , 东欧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 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西方感到这是 “ 共产主义扩张 ” 的反映 , 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 , 希望东欧仍 “ 保持战前的社会结构 ” , 即幻想在东欧重建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 (2)“ 冷战 ” 并不单纯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 因为即使没有上述原因 , 对峙也不能避免。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 , 苏联希望自己的西邻是同它友好合作的国家 , 而西方也绝对不会因为东方是一个彼得大帝的俄国而放弃同它的争夺。 • (2020济宁高二检测 )雅尔塔体制形成的原因有 ( ) • ① 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 ②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 ③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 ④ 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背景的分析能力。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转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因此与西欧 、 美国和苏联三方面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