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2苏联的经济改革1内容摘要:

400 1978 10500 50000 战术飞机 1968 5100 4000 1978 4500 4600 水面战舰 1968 360 320 1978 172 240 苏联为了在军事上赶上美国.扭转在军事上不利的地位,加大了军费开支.70年代军费开支都保持在每年超过美国20%。 苏美军事竞赛情况表 探究: 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 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 只是修补性的改革,不能根除原有体制的弊病; •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 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影响经济发展。 框架 评价 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 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签订 《 华盛顿条约 》 ,结束了双方在中程导弹上的军备竞赛 1986~ 1988年 ,苏联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年均为 28% ,1989年下降到 % , 1990年则出现负增长 ,下降 4% ,国民生产总值下降 2% ,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3% . 1991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负 8% ,劳动生产率增长负 9% ,国民收入增长负 10% . 1991年苏联市场供应的 1200多种基本消费品中 95%缺货。 200多种食品中 180多种缺货 .许多大城市不得不实行凭票供应、凭身份证供应和限量供应 .在物价暴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 ,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显著下降 ,1989年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7% ,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达 4100万人 ,占总人口的1/7,1990年达 1/3,失业人口达 2020万人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时间: 1985年 改革背景: 指导思想: 内容: 结果: 影响: 苏联经济全面滑坡 加速发展战略 (重工业 )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失败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领域的改革措施 : • ①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 ②要求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 ③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1991年 12月 25日 19时 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戈尔巴乔夫在辞职书上签字 1991年 12月 25日 19时 40分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说 ,由于当前国内的形势和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建立 ,他决定停止在苏联总统职位上的活动 .他承认 ,这些年来进行的种种改革“都失败了” ,“国家失去了前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