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长达 12年, ,30多万人受伤,耗资 4000多亿美元。 越南战争: 1961年 —1975年 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欧洲人的欧洲 (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 为了摆脱美国控制,进一步发展经济。 ,对抗美苏, 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 2)形成过程: ( 3)欧洲联合的影响: 促进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 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部分变化,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西欧经济一片凋敝,人民生活难以维持。 在德国的西方国家占领区,每天配给的粮食仅含有 1550卡路里,为正常需要的一半左右。 迫于生活压力,社会上偷窃成风,以致科隆的红衣主教宣布,偷窃对维持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不算犯罪。 为走出困境,英国一个企业家联合会发表声明说: “ 一切取决于美国人肯予合作的程度。 ” 这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西欧对美国的依赖。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 必须使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第三种力量。 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上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1951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六国) 1958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 , 欧洲共同体成立 ( 2)欧洲的联合过程: 1991年 ,欧洲 12国签定 《 欧洲联盟条约 》 1993年 ,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洲联盟 1999年 ,欧元正式启用 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 1975年, “ 欧洲议会 ” 成立。 80C后,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 经济一体化 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 戴高乐主张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政治一体化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底面,上面有 12颗 金黄色的星。 象征着欧洲共同体的 12个成员国。 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同一性的印象。 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 欧共体是区域的 经济 合作组织 经济巨人日本 ( 1)发展概况: 60年代末 : 1987年 : 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之首 80年代末: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投资生产占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泡沫经济 90年代: ( 2)发展原因: ; (外向型经济战略); ; ,培养人才; ; ( 3)日本崛起的启示: 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要重视教育和科技; 影响: A、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东方巨龙 中国的腾飞 ( 1)改革开放前的中国: 时 间 大 事 与国家强大的关系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家强大的政治前提 1953 抗美援朝胜利 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1957 一五计划完成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9571966 1966—1976 经济建设遭挫折 仍取得较大发展 文革 受到极大损失 (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1978年): (农业、工业、进出口贸易、科技、教育、文化、人民生活水平等);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不结盟运动 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 1)兴起原因: 亚非拉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保持和平中立。 ( 2)倡导者: 铁托 (Tito)、纳赛尔 (Nasser)、尼赫鲁 (Nehru)等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 3)标志: 奉行 独立自主 和 非集团 坚决反对 帝国主义 、新老 殖民主义 、 种族主。人民版历史必修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复习课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