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化学 必修2(习题)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第 4 周期、第A 族的元素,故 H)2 的碱性比 H)2 的碱性弱B已知 第 4 周期、第A 族的元素,故 稳定性比 稳定性强C已知 原子半径比 原子半径大,故 水反应不如 水反应剧烈D已知 核电荷数比 F 的核电荷数大,故 原子半径比 F 的原子半径大【解析】由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可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金属活泼性增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减弱,A、B、C 错误;同主族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递增,D 正确。 【答案】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非金属性 F将 入 液中,发生反应为 =F 非金属性 F酸性: 5、原子质量一定要小于 39,即锂、钠满足题意要求。 【答案】、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 X (X 为 、 或 I )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氯水变为橙色,将此溶液倒入丙,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 、 、I B 、I 、CI 、 、 D 、I 、【解析】熟知有关卤素知识:单质氧化性为 r 2I 2,而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为 I ;碘单质可使淀粉变蓝,溴水颜色为橙色。 由此可推断出甲中加入氯水和淀粉后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中含有 ,再加丙溶液无明显变化,则说明丙溶液中无 I 、(若为 I ,则发生反应 2I =2I 2)。 【答案】金属钫(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碱 8、3)若要使溶液中只有 ,则通入 物质的量和原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 、I 的还原性强弱,通入 l 2先氧化还原性较强的 I ,I 被氧化完后,再氧化。 (1)设原 、 、I 的物质的量为 2 变为 4 , 没减少,I 减少 2 耗 通入 物质的量的。 14(2)当 I 被氧化完时,消耗 2 成 4 l ,此时 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3,即 21。 (3)当 和 I 被全部氧化时,3 r 消耗 .5 消耗 通入 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即 76。 【答案】(1)14 (2)21 (3)7612(2015浙江省严州高一 4 月阶段性测试)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 10、 、B 中加 中加_,观察到 C 中溶液的现象为_。 【解析】.(1)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钠、钾、镁、铝由强到弱为:K 以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钾,与盐酸反应最慢的是铝。 (2)利用碱性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是 N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根据 碱性大于 2O,继而验证 金属性大于 N 的设计不合理。 .(3)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 A 为分液漏斗;导气管连接球形干燥管进入液体,作用是:防止倒吸。 (4)利用 应,置换出 S,可证明 素的非金属性大于 S 元素的非金属性,则 A 与 B 中试剂反应制取 A 中所装药品浓盐酸,因为 A 与。2015-2016高中化学 必修2(习题)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