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二历史 必修3 同步练习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4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 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 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 (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6易陪基亡弟白沙事状 说易白沙(民国初年革 3、命党人)早岁读船山(王夫之)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由此可知( )A王夫之初步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B王夫之反专制思想对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主要继承了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D王夫之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7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 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8黄宗羲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也是明末清初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 下列对黄宗羲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有( )猛烈批判君主 5、旌表的贞女烈妇,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朝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数量 2 人 5 人 21 人 710 人 7 098 人A政府治国严谨 B世风每况愈下 C儒学地位衰落 D理学摧残人性12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 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 ”这反映出黄宗羲( )A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B倡导经世至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13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 “一 6、己之私” ,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 ,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 理性 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C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D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14顾炎武在生员论中指出:“国家之所以取生员而考之以经文、论、策、表、判者,欲其明六经之旨,通当世之务也。 舍圣人之经典、先儒之注疏与前代之史不读,而读其所谓时文(多为当时书坊刻印的中举者试卷)。 五尺童子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 ” B经文、论、策脱离世务C考试文体要求八股对仗 D考生背诵 8、蚀,人君皆当戒惧修德,以消其咎。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A B C D17明朝后期,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李贽否定孔子“天生圣人 ”;19 世纪末,康有为则把孔子奉为变革的“先师”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提出要“打倒孔家店” ,三种观点在本质上A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B都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C是自相矛盾的 D李贽进步,康有为反动,陈独秀偏激18 1758 年发生了一次“霾灾” ,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乾隆应对“霾灾”的做法受 9、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 A孔子 B王阳明 C朱熹 D董仲舒19 明 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 ,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次,以纸钱置坟头。 ”该材料中的习俗( )A. 起源于明朝中期 B. 受宗法制的影响C. 受外来文化影响 D. 流传于中国北方20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 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 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 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 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 选择题21君主与民众的关系,不同时代的人有各自 10、的理解。 以下是一组历史上有关君主与民众关系的论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愈认为,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命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丝麻、做器皿、通财货 以事其上者也”。 按照这样 的分工原则,君主的职分是治人,臣下是用于治人的工具,民众则要治于人。 因此,每一等级都要恪守自己的等级,各守其职,各尽其责。 “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 臣不行君之命而致之民;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财货 以事其上,则诛 ”。 摘编自刘泽华 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1 )韩愈对于君民关系持什么观点。 你如何评价他的观点。 材料二:有生之初,人各有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天下 12、认识的异同点。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B C A D A B B C D 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A C D A B A D D ( 1)韩愈的观点:君权至上,民必须服从君主;君和民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各阶层必须尽其职守;论证了君主盘剥人民的合理性。 评价: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体现了君主专制下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压迫。 (2)认识的同:君主不是天生的 ,其出现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君主应民众的需求而出现;反对君主专制;君主应为民谋公利。 认识的异:黄宗羲出于传统思想,强调君主个人的道德自觉;谭嗣同受西方近代思想影响,认为君主是人民的选择,民可废君,具有民主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