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二历史 必修3 同步练习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C “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D “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4电影高考 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 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有的考生已三十六七岁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5 1950 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 9594 人,其中,苏联 8357 人,东欧各国 925 人,西欧和亚洲各国 17 人留学生的选派、培训到政治审查、专业选择、学习与生活费用,以及期满后的工作分配,均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 这一时期的 4、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 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8据统计,1952 年院系调整前中国大陆有高校 211 所,到 1953 年调整完毕,全国高校被肢解、重组为 182 所。 这些高校以专科为主,专科又以工科为主,综合性院校则明显减少。 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办学方针”9下面是中国 2000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 , 1935 年 8 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 第一批简体字表 ,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 ,但未能推行;1956 年 1 月, 6、民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表。 其中(成人)文盲率变化最大时期出现的原因是年份 1949 1964 1982 1990 1995 2000文盲人口总数(亿) 3 2 2 33 2 3 1 82 1 45 0 83文盲率(%) 80 52 4 34 49 22 22 16 5 9 08A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B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C政府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13下面是中国 20002012 年高校录取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 ,由此可知中国( )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 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 D正由精英较育走向大众教育 8、号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A B C D 17 1977 年 10 月 21 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教兴国”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18 1983 年国庆节前夕,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见下图)。 “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19中国的汉字简化运动从清末发端,直至新中国建立后才迅速开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A 10、新的教育宗旨:“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教育。 ”不久又颁布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大学令。 大学令中规定: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 大学设预科及本科,预科修业三年,本科修业年限按各科性质,三年或四年不等。 本科毕业称学士。 大学另设大学院,培养研究生。 大学设校长一人及各科学长一人;教师分教授、助教授及讲师三种;各科设讲座。 大学设评议会,由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组成,负责评议大学的一切重大问题。 从大学令的整个内容可以看到,这个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抄袭自邻国日本。 而日本的学制又是以欧洲高等教育体系为蓝本。 这 11、个学制公布以后没有实行多久,就被美国式的学制所代替,称壬子癸丑学制 ,整个体系都是抄自美国。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明确了高等教育为工农开门,为生产服务的方向。 从 1952 年起,教育部规定大学从一年级开始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成立教研室。 另外,批判了“通才”教育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想,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1952 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院系调整。 经过调整,综合大学由 49 所调整为 14 所,工业院校由 28 所增加到 38 12、所,农业院校由 18 所增加到 29 所,医药院校由 22 所增加到 29 所1958 年又建立了一批新的工科院校。 到 1966 年以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基础学科、技术学科、社会学科、艺术、体育、外语、师范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 1953年 10 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中规定,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全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计划、财务计划、财务制度、人事制度、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产实习规程以及其他重要法规、指示或命令,全国高等学校均应执行。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顾明远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1 )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背景。 (2 )依据 13、材料二,归纳新中国建立初期高等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C A A B D C B D 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A D D A D A D B 1 )特点:道德教育和功利性教育并重( 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西方文化教育并举 );强调综合人才培养并适应国家需要;仿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学具备教育自主权。 (回答任意三点给 6 分)背景:辛亥革命时期思想启蒙不足,对封建文化批判不彻底,民国初期国民教育水平低下;西方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不断传人并深刻影响中国;19 世纪末以来,日本、美国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学习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对象。 (7 分)(2 )变化:中国共产党确立对高等教育的领导权;高等教育面向工农,为社会服务;借鉴苏联经验,专才教育逐渐取代了通才教育;重理轻文,理工科院校大幅度增加;教育权集中于教育部门。 (回答任意四点给 8 分)原因:新中国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强调学习苏联;大规模工业化展开,急需相关建设人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回答任意 2 点给 4 分)。2016-2017高二历史 必修3 同步练习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个 ),与其主族序数相同。 ② 最高正价分别是:+ 4 + 5 +6 +7 (与族序数相等 ); 对应最低负价:- 4 - 3 - 2 -1 (等于族序数减 8)。 ③ 非金属元素一般都有变价:除呈现上述最高价和最低价以外,有的非金属还呈现其他价态。 例如: S:+ 4; N:+1、+ + + 4; Cl:+1、 + + 5。 (二 )化学性质 Cu+Cl2 → ( ) 溶液 Cu+S → (
2、D2003 年神舟 5 号成功发射3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 ) 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 ”。 美国认为, “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 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A.
心部件是一个可以旋转的接地的铝质圆柱体 , 表面镀一层半导体硒 , 叫做硒鼓 . 半导体硒有特殊的光电性质:没有光照射时是很好的绝缘体 , 能保持电荷;受到光的照射立即变成导体 , 将所带的电荷导走 . 复印的过程 : ( 1)充电: 由电源使硒鼓表面带正电荷 . ( 2) 曝光:如下图 ( 3) 显影 ( 4) 转印 ( 5
麻醉剂爆炸。 煤矿里,静电火花会引起瓦斯爆炸。 在航天工业里,静电放电会干扰航天器的运行,甚至会造成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失败。 在石化工业里,因静电放电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 静电的危害性 静电的防范 静电防范的主要方法 静电的防范 静电防范的主要措施 将产生的静电导走 保持空气湿度 使用避雷针 良好接地 保持空气湿度 静电的防范 适当增加工作环境的湿度以让静电通过潮湿的空气传导走。 如
下落过程中减少的机械能转变成了物块的内能。 【 答案 】 E = 700J 小实验:永不停息的饮水鸟 缺了水,饮水鸟还能一直运动吗。 你能解释饮水鸟一直饮水的原因吗。 自主活动: ( 1)举例说明: 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 2) 给下图中各种能之间的转化举例。 机械能 电能 内能 化学能 核能 这些能量之间有联系吗。 有什么联系呢。 讨论与思考 :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 电能转化为光能(电磁能) —— 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 核能转化为机械能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明下列物理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二、能量之间的转化 能量之间的转化 电动机 发电机 火药爆炸 光合作用 燃烧物质 电 灯 太阳能电池 肠胃蠕动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