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高一语文 人教版必修2 习题 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蛟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顺流而东也侣鱼虾而友麋鹿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火尚足以明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A BC D解析: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意动用法,动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列各项中的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肴核既尽,杯盘狼籍解析:A 项,斯文:古义为“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为“文雅”或“文人”。 B 项,茫然:古义为“旷远的样子” ,今义为“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 C 项,非常:古义为“不平凡” ,今 5、结合,产生了著名的“士族” ,刘秀就靠着士族的支持建立起了东汉政权。 但东汉中叶以后,政权与士大夫阶层日益失去协调。 王莽篡位时裂冠毁冕,曾被迫遁迹山林的士大夫们又一次面对“主荒政谬”的时代。 夹缝中,他们找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归隐田园。 隐为其表,逸为其实。 士大夫阶层的思想意趣成就了一代艺术新风,魏晋南北朝时,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 虚无主义的玄学引导着人们对自然山水的追崇,山水成为对抗门阀的依托和象征。 “山水有清音,何必丝与竹” ,将宅居置于郊野庄园之中是士大夫们相当普遍的选择,自然山水已成为个体情绪表达的载体。 史籍上有所谓“竹林七贤” , “竹林”就是嵇康在山阳城郊的一处别墅。 最新海 8、,心存魏阙”的孟浩然,有以“中隐”闻名的白居易,还有“隐于朝堂之上”的“大隐”人士李泌。 在唐一代,文人在入世行“势”或出世入“道”方面,是最心安理得,最被宽容的。 对于山水自然,表现出来的是积极地利用,隐逸已不可能是普遍追求的人生归宿。 (有删改)8 “魏晋南北朝时,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 ,选出下面不在原因之列的一项()A汉末魏晋时代形成的隐逸之风。 B士大夫阶层思想意趣的影响。 C虚无主义的玄学对人们的引导。 D自然山水已成为个体情绪表达的载体。 解析:D 项是“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有了重要的发展”的结果,不是原因。 答案: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隐为其表,逸为其实” ,深刻揭示了汉魏 10、气。 B崇尚自然,将自然人格化是魏晋六朝文学艺术乃至社会文化的突出特征。 C从汉末到唐代,隐逸文化中的自然山水都是隐士们寄托人生情怀的对象。 D唐代以隐求仕风气的形成是隐逸文化的一次蜕变,也折射出作为封建盛世的唐代政治的宽松和社会的宽容。 解析:C 项,应是到唐代,自然山水被利用来“以隐求仕”。 答案:C(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20 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 14、穷无尽,并未涵盖人生,以此来驳“客”的观点,稍显牵强。 解析:D 项,作者“不变”的观点也涵盖了人生,从“物与我皆无尽也”可以看出来。 答案: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 分)译文:_(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 分)译文:_答案:(1) 何况我与你在江边捕鱼打柴,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 (2)耳朵听到的成为声音,眼睛看到的成为美景,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9 题。 (22 分)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 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 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通判舒州。 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金锄。2016-2017高一语文 人教版必修2 习题 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