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化学 必修1 同步教案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案2 Word版内容摘要:
2、相关计算。 教具准备0.5 溶液、 2 酸、2 液、氨水、试管、胶头滴管、铝条教学过程师:共同回顾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是 :水反应生成 a 2 应生成 受热分解或者与 应可以转化为 液中通以生成 :通过钠和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钠和铝单质的性质,分析钠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并举出事实根据。 生:钠比铝活动性强;钠与冷水剧烈反应,铝与水不能直接反应可以说明。 过渡: 钠和铝同属第三周期元素,本课时我们来共同学习铝的重要化合物。 板书(二)化铝是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具体存在形式,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1)物理性质难溶于水,熔点很高,是比较好的耐火材料,也是工业 4、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一种典型的两性氧化物。 板书两性氧化物:板书l(3 的实验室制备演示实验 37 向 溶液中滴加氨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板书(+62O=2H)3+3(名板演离子方程式+32O=H)3+3指导观察 生成的 H)3 是一种白色絮状沉淀;继续加氨水,沉淀不溶解。 讲述:H) 3 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板书 H) 3 的化学性质演示 实验 3验 3得的 H)3 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盐酸和 液,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H) 3 沉淀中加盐酸或 液,沉淀都溶解。 板书 H)3+3=H)3+=2l(3+3H+=3l(+= 2家思考,实验室制 6、4= l+6=4H)3。 图象如下图(2)。 (2) 和 示向 液中滴加盐酸溶液至过量,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l(,H)3+3=子方程式为: 2+=H)3,H)3+3H+=3象如下图( 3)。 演示向盐酸溶液中滴加 液至过量,现象为:开始无沉淀,过一会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溶解。 反应的方程式为:=H)3+3子方程式为:2H+=2 26=H)3图象如下图( 3)。 思考 1:向 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和向 液中通入 体至过量,有何现象。 其图象应该怎样画。 点拨:向 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时溶液中出现沉淀且不消失;向 液中通入 过量,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且不消失。 2O=H 8、通入过量 宜,反应式为: 2l+2=H)3+ 3l(3 不溶于 反应中加入的是其他强酸如盐酸,则常由于难于控制盐酸的用量,使溶液中的 2l( 沉淀,或者又由于加入的盐酸过量而使生成的 H)3 部分溶解,其结果都造成混合物中的 实验操作不慎而损失。 加 液反应式表示为:2+=H)3 H)3+3H+=3铝盐(+)或偏侣酸盐( 制取 H)3,在实验中应采用向铝盐溶液加稍过量氨水或向偏铝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方法。 (例 2)准确称取 b g 铝土矿(含 e 2)样品,放入盛有 100 2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10 液,产生沉淀的质量m(g)与所加 液的体积 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2016高一化学 必修1 同步教案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教学案2 Word版
相关推荐
2、中有数。 其次要做好实验,有条件的可在实验室中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边讲边实验。 所以可按照“复习 实验 观察 理解练习掌握”的程序来处理。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 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构成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 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
2、也是进行定量实验的计算依据。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2通过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难点: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有关伤害的事件非常多,你知道哪些。
2、也是进行定量实验的计算依据。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粗盐提纯的实验技能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主动进行交流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难点:2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吗。 它们是怎么分开的。 学生思考、回答,相互补充。
纺锤体消失 染色体消失 核膜出现 核仁出现 赤道面形成 细胞板 ,最终形成新的细胞壁,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两消两现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间期 末期 中期 前期 后期 课前回顾 由于有 ________的出现,这种细胞分裂方式称为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丝分裂的周期分为 ___期和 _____期。
专题二 专题二 传感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以传感器为桥梁可以将多方面的物理知识整合在一起 ,在实际问题中既可以直接考查传感器知识 ,也可以考查敏感元件的敏感特性 ,几种传感器及与其相联系的物理知识 ,如下表。 传感器种类 敏感元件 与之相联系的物理知识 光电传感器 光敏电阻 直流电路动态分析 温度传感器 热 敏电阻 直流电路问题 力传感器 压敏电阻等 力学、运动学与直流电路 电容传感器 电容 力
裂开始时止 C、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开始时止 D、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止 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的时期为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细胞板附近较多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 3、下列叙述中表明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 丝分裂的显著特点是 ( ) A、核糖体合成活动加强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