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化学 必修1 同步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3 Word版内容摘要:
2、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 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是依据氧化物跟酸或碱反应的情况来区分的。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概念 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举例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如、 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1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O、;但金属氧化物即可能是碱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如 是酸性氧化物) ;还有可能是两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P 2;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可 3、能是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不成盐氧化物(O ) 典例分析【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 A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D酸性氧化物都不能跟酸反应解析: 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氧化物就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所以 A 不正确。 是酸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所以 C 不正确。 酸性氧化物一般不能和酸反应,但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42 选项也不正确。 只有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的说法是正确的。 即时巩固 应属于 ( B )酸 氢化物 氧化物 含氧酸 难挥发性酸 强氧化性酸 一元酸 化合物 4、混合物A. B.C. D.典例分析【例 2】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D ) 可能是混合物解析: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 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 【例 3】.(2008北京理综,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碱都反应的物质只有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能不存在共价键解析:本题可以用反例举证法解答。 =3是置换反应,A 错;、等阴离子具有氧化性,B 错; 即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盐类,C 错;稀有气体单质是不存在共价键的分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必存在范德瓦耳斯力,D 正确。 即时巩固 列物质分类中, 5、只考虑组成的是 ( A )钠盐、硫酸盐、正盐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H)2 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3.(2008 菏泽模拟)分类法在化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 )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根据水溶液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 B. C. D.感悟: 在研究物质分类时应着重注意。 分类依据,分类标准二、 7、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此现象表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呈电中性)。 胶体的聚沉:胶粒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结合成大颗粒而沉淀的过程,方法有:a. 加入电解质 b. 加热 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 止加热,即得H)3 胶体。 化学方程式为 热 H)3(胶体)+3例分析 【例 4】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 B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解析:分散质的性质有很多区别,其本质原因是分散质的直径大小不同,引起其它性质的不同,故本题答案为 B。 【例 5】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8、)液包括悬浊液和乳浊液,前者可过滤分离,后者只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 错误;某些物质(如硝酸、酒精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存在溶解度的限定,B 错误;在相同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可以比较,但如果未指明温度,二者浓度大小不确定,散质粒子大小在 100间的分散系是胶体,D 正确。 即时巩固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B )是溶液 是胶体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能透过滤纸 不能透过滤纸 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 B. C. D. ( C )等 L 2 的氢氧化铁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 10、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最佳方法证明明矾溶于水发生的下列变化。 提供的药品和仪器有:明矾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纸、氢氧化钠溶液、酒精灯、聚光束仪。 (1 )证明明矾发生了水解反应测其溶液的,说明明矾在水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2 )证明其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在明矾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明矾溶液变红。 然后加热,红色加深,说明明矾水解是一个吸热反应。 (3 )证明生成了胶体溶液取明矾溶液用聚光束仪做丁达尔实验,产生丁达尔现象,证明生成了胶体。 实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实验设计】用洁净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加 1 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 11、红褐色,即得H)3 胶体,反应方程式:e(胶体)+3用怎样的实验可证明所制得液体是胶体而不是溶液。 用一束光照射样品,有丁达尔现象即为胶体。 【实验拓展】取少量 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后得到的溶液呈棕黄色。 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 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e(,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 )在小烧杯中加入 20 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 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红褐色,即可制得 H)3 胶体。 (3 )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 20 馏水,向烧杯中加入 1 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 H)3 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2016高一化学 必修1 同步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3 Word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