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元素周期律学案3 Word版内容摘要:
3、素的位置、结构、性质的之间的关系。 【典例分析】:例 1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有表现非金属性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 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D、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 2、 科学家预测原子序数 114 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性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七周期,称为类铅。 关于它的性质,预测错误的是:( )A、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 B、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C、 它具有+2、+4 价 D、 它的金属性比铅 5、大 D、 a、K 、金属性依次增强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原子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为 3 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第 的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D、第 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5、金属钫(然存在极微,它的 21 个已知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 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已知元素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化学式为 氧化物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应是极强的碱D、其单质常温下跟水反应比钠剧烈6、 X、Y 是元素周期表中 A 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2016高一化学 必修2 同步学案 元素周期律学案3 Word版
相关推荐
2、影响:催化剂一般能 化学反应速率。 其他如光、电、电磁波、超声波、表面积、溶剂的性质等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课堂探究】 1、思考下列问题,体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什么要将食物存放在电冰箱等温度低的地方。 实验时,通常要将两种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研细,并混匀后再进行反应。 原因是什么。 人们常把固体试剂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进行化学实验,原因是什么。 实验室常用约
图 2 - 1 【解析】 由安培定则可判定: ( 甲 ) 图中电流方向由 b到 a , ( 乙 ) 图中电流方向由 a 到 b , ( 丙 ) 图中电流方向由 a 到b . 【答案】 见解析 二、磁通量 1 .磁通量是针对一个面而言的,与线圈匝数无关. 2 .磁通量表示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对于匀强磁场 Φ = BS ,其中 S 是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面积,若平面不与磁场方向垂直
2、坏的布” (取两根一样的干燥布条,其中一根在硅酸钠溶液中浸过,在火焰上燃烧)进入新的内容的学习,创设学生探究学习的情境。 学生:观察两根布条燃烧的现象:一根很容易燃烧,一根不燃。 教师:揭示奥秘:不燃的布条是由于我预先在硅酸钠溶液俗名“水玻璃”中浸泡并晒干的。 学生:实验 4自体验该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硅酸钠的性质、用途(显碱性,能耐高温)教师:小结: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5、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信息 元素名称 原子结构示意图A 元素原子核外 M 层电子数是 L 层电子数的一半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C 元素 +1 价离子 C+的电子层排布与 同D 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1/38、 A、B 、C、D、E 是五种元素,他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如下表所示: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元素 K L M 7B 2 8 1C 2 8
3、湾为三角形海湾,口小内大,夏秋季节夏季风盛行,加剧潮势,形成钱塘潮。 我们都知道潮汐每天涨落两次,每天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而且潮汐还有大潮小潮之分,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教师讲解大潮、小潮、潮汐的时间变化)学生思考:农历一个月中,大潮和小潮各出现几次。 分别出现在年哪一天。 (活动)讨论各种活动与潮汐的关系。 (洋流: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又叫海流,越向深处流速越小
3、学方程式:现象:化学方程式:单质与酸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现象:化学方程式:现象:化学方程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H)2中强碱H)3通过以上实验和讨论,你能推断出钠、镁、铝的金属性强弱吗。 结论: 属性依次 2、 阅读:硅、磷、硫、氯的性质比较性质 S 2们可以得出的结论:P S 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三、元素周期律:内容: 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