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化学 选修4(习题)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加水稀释到 a b 得稀释后溶液的 为 5,则稀释时加入水的体积为()Aab10 ab10 溶液中,盐酸电离是不可逆的,而 电离是可逆的,存在电离平衡。 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盐酸溶液里 c(H )的主要变化只有一个,即减小;液里 c(H )的主要变化有两个,即减小和增大。 若 ab,稀释后的 液 案:甲、乙两瓶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 pHa,乙的 pHa1,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 c(甲)是 c(乙)的 10 倍B溶液中 c()甲是乙的 10 倍C由水电离产生的 c(H )乙是甲的 10 倍D与等量的 应消耗甲、乙两酸的体积 V(乙)10 c(乙 ),所以 A 错误。 两溶液中 乙 1 3、0c乙 c甲 相同,c( ) ,所以 c()乙是甲的 10 倍,B 错误。 两溶液中由水电 离的 c(H )均与溶液中 c()相等,所以 C 正确。 因 c(甲)10c(乙),所以与等量应时由 c(甲)V( 甲 )c (乙)V(乙) 知,V(乙)10V(甲)。 答案: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 定小于 7 的是()A 的盐酸和 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 的盐酸和 1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 的醋酸和 1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 的硫酸和 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解析:同的弱酸或弱碱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强酸或强碱的大。 的盐酸、醋酸、硫酸的 c(H )均为 103 1 ;同理 1 的 H)2的溶液、氨水中 c 4、()均为 103 1。 显然等体积 的 1 的氨水混合时,氨水过量,;等体积的 的 1 的 H)2混合时,;等体积 的醋酸和 1 的 H)2混合时醋酸过量,Y),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是强酸B定是强酸C酸性强于 酸性D反应开始时二者生成 速率相等解析:本题考查了强、弱酸的判断及溶液酸性大小的比较。 据题意,足量,酸不足,应根据酸的物质的量来计算 V(V(知 等时,物质的量浓度比 大,即 酸性比 的弱酸,而无法判断 强酸还是弱酸,故 A、B、C 错误;D 项反应开始时生成 c(H ),因为开始时 c(H )相等,故 D 项正确。 答案:双选 )对于常温下 1 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6、H )10 13 1 ,二者之比为 101 10 13 ,C 错; 3 的硝酸中水电离的 c(H )10 11 1 ,故 D 项中二者之比为 1013 10 11 ,D 项错误。 答案:相同温度下,甲、乙两种溶液,甲溶液的 乙溶液的 2 倍,则甲溶液中 c(H )甲 与乙溶液中 c(H )乙 之比是()A101 B1001C1 100 D无法确定解析:因为甲溶液的 乙溶液的 2 倍,若设甲溶液的 a,则乙溶液的 pHa, 10 a。 由于 a 值不定,所以甲、乙两溶液中 c(H )cH 甲cH 乙 10 2案:温下,差 1 的两种一元碱溶液 A 和 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 7、法正确的是()A稀释前,c (A)10c(B)B稀释前,A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的浓度大于 107 C在 M 点, A、B 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用醋酸中和 A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 7 解析:A 项,观察图像可知,A、B 稀释相同的倍数时 A 的 化大于 B,则 A 的碱性强于 B,A 的电离程度大于 B,稀释前 A、B 的 差 1,c (A)bcCa 点的 比 b 点的 大Da 点水电离的 c(H )大于 c 点水电离的 c(H )解析:本题考查强、弱电解质溶液的性质,考查考生识图、分析判断能力。 难度较大。 A 项,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稀释前导电能力相同 (氢 8、离子浓度相同),则其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B 项,b 点的导电能力小于 a 点,即 b 点的氢离子浓度小于 a 点,则 b 点的 于 a 点;C 项,K 度不变 项,因为 a 点 于 c 点,所以 a 点由水电离出的 浓度大于 c 点由水电离出的 浓度,根据水的离子积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选择题11(1)常温下,将 0 和 2 的 液以 11 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为_。 (2)0.2 1 0.1 1 液按等体积混合后,则溶液的于_。 (3)用 和 1 的强酸和强碱混合,使 0,则两溶液的体积比为_。 解析:欲求混合后溶液的 先判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若呈碱性,应先求溶液中 c(),再求 c。2016年高中化学 选修4(习题)第3章 第2节 第2课时 Word版含解析
相关推荐
3、,中 c()0 1 , 中 c() 1。 或 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答案:知 25 时,K a(0 4 ,K 0 10。 现向 1 L 0.2 1 液中加入 1 L 0.2 1 液。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5 时,0.1 1 液 BK 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C该体系中没有沉淀产生D该体系中 应产生沉淀解析:若 全电离,则 0.1 1 液的 ,但由 F)0 4 可知,弱电解质
=a t+ t BC 22,又 x BC =x AC4,解得 t BC = t . 方法二 :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x1∶ x2∶ x3∶ … ∶ xn= 1∶ 3∶ 5∶ … ∶ (2n- 1) 通过 xAB的时间为 t,故通过 xBC的时间 tBC= t. 现有 x BC ∶ x BA = x AC4 ∶ 3 x AC4 = 1 ∶
说句话吗。 (8)学习生字 “ 大、飞、会、个 ”。 大:象形字。 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 “大 ” 是汉字部首之一,含 “ 大 ”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 飞: (课件出示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出示 “ 飞 ” 字的古文字 )“ 飞 ” 就像鸟儿张开翅膀在空中飞翔的样子。 同学们模仿鸟儿做一做展翅飞翔的动作吧。 组词:飞机、飞鸟。 会:认识 “ 人字头 ”。 运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
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产生运动,而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如果物体原来的状态是运动的,不受力仍将永远运动下去,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因此 A、 C是错误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并不是力作用的结果,因此 D是错误的.正确选项是 B. 答案 : B 7.如图 5- 1- 5所示,在匀速前进的小车上放一竖直的木块,突然发现木块向左倾斜
3、abcd BbcdaCdabc Dabd第一个装置可知 a 极溶解,故 a 极是负极,可知金属活动性 ab;第二个装置依据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可知金属活动性 bc;由第三个装置得金属活动性 dc;第四个装置电子从 da;故金属活动性 da。 答案: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g)2O 2(g) g)2H 2O(l) 中 C 极增重,即析出 B 为负极,活动性 BC;丙中 A
然联系,故 C、 D均错. 答案 : AB 6.体重为 70 kg的人站在竖直起降的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当升降机开始运动时,台秤读数为 91 N,这架升降机的加速度的方向为 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 ________(g取 m/s2). 解析 :由题中数据可知,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可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mg- N= ma,代入数据解得 a= m/s2. 答案 :竖直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