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化学 选修4(习题)第4章 第3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3、城高二检测 )如图所示装置中,a 、b 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 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 是正极,y 是负极 Ba 极产生氢气, b 极生成 a 极和 极都有气泡产生 DU 形管中溶液的碱性增强解析:淀粉遇碘变蓝b 极生 确定 b 极发生反应 2I 2e = x 是负极,y 是正极,a 极 H 放电,发生反应 2H 2e =产生氢气,U 形管中总反应式为 2H 2O 2 2I 2,溶液的碱= = = = =电 解 性增强,故 A 错误,B、D 正确;石墨为阴极,铂为阳极,电极反应分别是 2e =4e =2 2,C 正确。 答案:用 极电解 1 L 浓度均为 0.1 6、片失去电子生成 , 向铁电极移动。 答案:2015济宁模拟 )如图 X 为电源,Y 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滤纸中央滴有一滴 液,通电后 Y 中央的紫红色色斑向 d 端扩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纸上 c 点附近会变红色B极质量减小, 极质量增大C烧杯中溶液的 大D烧杯中 极定向移动24解析:本题考查电解原理,意在考查考生对电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及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由图可知,该装置为电解装置,由通电后 Y 中央的紫红色色斑向 d 端扩散知,d 为阳极(阳极移动),b 为电源的正极,a 为电 4源的负极。 Y 为浸透饱和食盐水和酚酞试液的滤纸, c 点 H 放电,则 浓度增大 8、 2 遇淀粉变蓝阳极:e =,显蓝色阳极:2I 2e = 2 遇淀粉变蓝A BC D解析:通电后,溶液中的 H 、K 移向阴极,而 H 的氧化性强于 K ,所以H 得电子被还原,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 c()c(H ),酚酞试液变红;I 和 移向阳极,而失电子能力 ,故 电子产生。 又据信息, 与 I 能反应产生 2遇淀粉变蓝。 答案: 极电解各含有 0.1 和 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 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 n(关系见右图所示。 则离子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H BH X 3 H D H 析:有些学生没认真分析,就将 与 联系起来,选择 C 答案。 这其实是简单记 10、放电;(3)组气体体积比为 11,不是电解水型,经分析可得相应答案。 答案:(1)H 2、O 3)2(2)u()2、(3)12(2015南昌高二月考 )如图 X 是直流电源。 Y 槽中 c、d 为石墨棒,Z 槽中e、f 是质量相同的铜棒。 接通电路后,发现 d 附近显红色。 (1)电源上 b 为_极(用“正” 、 “负” 、 “阴”或“阳”填空)。 Z 槽中 e 为极_(用“正” 、 “负” 、 “阴”或 “阳”填空)。 连接 Y、Z 槽线路中,电子流动的方向是 “ ”或“”填空)。 (2)写出 c 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_。 写出 Y 槽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写出 Z 槽中 e 极上反应的电极反应式。2016年高中化学 选修4(习题)第4章 第3节 第1课时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