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三化学复习 单元质检卷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习含解析内容摘要:
2、子数都等于核内质子数,即 117。 2.(2015 山东潍坊期中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B.A 族与A 族元素间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也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A 的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A 族答案: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半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 A 项错;A 族元素中 H 可与A 族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碱金属元素 等可与A 族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B 项正确;同周期A 族元素比A 族元素金属性强,不同周期不能确定,C 项错; 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元素可能是 于 0 族,D 项错。 、Z 3、 和 R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元素,其中 X、Y、Z 属于短周期元素, X 是自然界中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且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Y 的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的 3 倍, Y、Z 同周期,Z、R 同主族。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核内含有 40 、Z 、Z 质与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共热可生成两种气体答案: 为碳元素; Y 的最高化合价为+6 价, Y 为硫元素,Z 只能为氯元素,R 为溴元素或碘元素;R 的质子数一定不等于 40,A 选项错误; C 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选项正确。 4.(2015 浙江理综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其中 X、Y、Z、W 为短周期元素, 5、一定的金属性,具有半导体的性质, 价,处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D 选项正确。 、Z、W、R 5 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Z、W、R 处于同一周期,R 与 Y 处于同一族,Z、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11 或 1、W 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 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中性、 元素分别与 X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X WXW、Z、W 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 6、其主族序数相等导学号 95380318答案:元素周期表的局部图可知为第 2、3 周期元素,W 为第 3 周期元素,其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故 W 是磷元素, 据此推出 X、Y、Z 分别是氮、氧、硅元素。 根据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原子半径:ZWXY, A 选项错误 ;非金属性 ONPXW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32化物的稳定性 、C 选项正确;主族元素除 O、F 外, 最高化合价数等于主族序数, D 选项正确。 、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的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三种元素相互之间可以形成 11 型的化合物 M、N、R,常温下 M、N 为固体,R 为液体。 M、N 7、 遇到水都能产生气体,而且产生的气体相互可以化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 投入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相同答案: 属于第 1 周期的元素 H,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合物为 M、N、R 分别为 H 2水反应生成 水反应生成 、Y、Z 分别为 H、O、+X+6H + 3此判断 ,下面对短周期元素 X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X 为+5 价,故 X 元素位于第A 族最新海量高中、于第 2 周期第A 能是氮元素答案: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知离子方程式中所缺的项为 5 X 的最高正价为+7,X 只能是第 3 周期A 族的氯。 、丙、丁为四种主族元素,甲元素与乙、丙、丁三种元素相邻, 甲、乙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丙的原 8、子序数;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乙甲解析:根据题意可知, 甲为 N、乙为 O、丙为 P、丁为 C。 A 项, 原子半径: PCNO;B 项,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项,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2 项, 不是剧毒物质。 、Z、M、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 可形成 子;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 g 的质子数是 X、Y、Z、列说法正确的是()ZYX 2 2强氧化性,、Y、Z、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答案:已知条件可推知 X 为 C,Y 为 9、 N,Z 为 O,再由 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密度可推知该化合物为 为 H;则 W 的核电荷数为 11,W 为 项,原子半径: WXYZM,错误;B 项,离子化合物, 错误;C 项, 双氧水有强氧化性,分子中只有共价键, 正确;D 项,如 不是离子化合物,没有离子键,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0 分)11.(10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j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o、i、p 三种元素之间能以原子个数之比 11 两两形成互化物,这些互化物的性质类似于这些元素单质的性质。 请写出 i、p 的互化 11、3)核电荷数为 11,周期表中应在第 3 周期第A 族,类似于钠 ,碳酸盐易溶于水。 12.(15 分)A、B、C、D、E、F 六种元素 ,其中 A、B、C、D、E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c(N)c(H+)c(4)解析:原子序数最小, 且原子半径也最小的元素 A 为氢; 与氢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 D 为钠;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2的第 2 周期元素 B 为氮;与氮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比氮大 1 的元素为氧; 与氧同族的短周期元素 E 为硫;F 的黑色氧化物有磁性,F 为铁。 H、N、O 可形成 2O 两种电解质, 且前者水解显酸性,后者电离显碱性。 液中 N 水解,故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 12、小顺序为: c(N)c(N)c(H+)c( O 形成的化合物有 中可与 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化学方程式为:3.(2015 山东潍坊模拟 )(16 分) A、B、C、D、E、F 六种短周期元素 ,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C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A 与 D、C 与 F 同主族;D 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 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C、D、F 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3)由 A、B、C 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 423 形成化合物 X,X 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4)若 E 是金属元素,其单质与氧化铁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若E 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应用,请写出其氧化物。2017版高三化学复习 单元质检卷五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练习含解析
相关推荐
3、稳定性: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 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 0.1 的质量为 100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a+22产生 2,电子转移 0.1 、丙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w1=w2=学号 95380186答案: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A 项不正确; B 项中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 不正确;D 项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
2、矿石为原料, 海水为原料, 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 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答案:解 液得不到单质钠,A 错误; 工业上冶炼镁是用电解熔融 方法, C 错误;工业上冶炼 用电解熔融 方法,D 错误; 工业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3.(2015 江西南昌调研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 ,正确的是()于足量稀硝酸:H+ 2i+2H + 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3、7 D若 是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的函数 ,当时,函数 的图象与 轴围成的图形面积为 ,则( )A B C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且 ,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最新海量高中、离心率为 2,则双曲线 的离心率为_,角 对应的边分别是 ,已知,则 _点 在直线 的两侧
2、015 安徽理综 )下列有关 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N、S、g +、K +、N、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产生 1 移电子约为 导学号 95380303答案:于 弱酸, 且酸性条件下 则溶液中 H+和 A 项错误;由于 H 3有较强的还原性,则 能大量存在,B 项错误; 因 解使得溶液显碱性,故反应物中不能有 H+,生成的不是 是 H)3,C 项错误;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后发生反应
2、 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1I)由 到 需的反应时间小于 10 学反应速率加快答案: 2 为固态 ,故不能用它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A 项错误; v(=-1反应仍以该速率进行,则t=10 s,但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浓度降低, 反应速率减慢,所用时间应大于 10 s,B 项错误;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C 项错误; 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 从而增大了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将加快,D
he results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blackboard: 1. To help ss to be in the situation. 2. Introduce Gary Green to ss. 15 Save water, save energy, recycle resource. 第二环节 写作板块的任务 StepⅡ : writing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