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三化学复习 单元质检卷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练习含解析内容摘要:
2、 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v(-1I)由 到 需的反应时间小于 10 学反应速率加快答案: 2 为固态 ,故不能用它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A 项错误; v(=-1反应仍以该速率进行,则t=10 s,但随着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浓度降低, 反应速率减慢,所用时间应大于 10 s,B 项错误;升高温度, 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C 项错误; 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 从而增大了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将加快,D 项正确。 OH(g) g)+g) H=kJ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400。 此温度下, 在 1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应到某时刻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物质 2)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400平衡时,1.6 衡 3、时,反应混合物的总能量减少 20 衡时,再加入与起始等量的 新平衡后 化率增大此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 浓度为 B. C. D.答案: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错;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反应转化生成的 2O 浓度均为 时 浓度为 0.8 据 Q=,将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可得, Q 的状态未知,则下列描述一定达到平衡的标志是()当物质 M、N、P 的体积分数比为 111 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时体系的温度不变时反应速率 2v 正 (N)=v 逆 (Q)时体系的压强不变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A. B. C. D.答案:M 、N、P 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可以说明达平衡,但比值为 4、111,不能说明达平衡, 错误;若 M 为气体,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则不能说明达平衡,错误; 体系的温度不变, 说明能量变化不变,可以说明达平衡,正确; v 正 (N)=2v 逆 (Q)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才能说明达平衡, 错误;若 M 为固体, 则体系压强始终不变,不能说明达平衡,错误 ;M 为气体时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变化,M 为非气体,尽管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但气体质量始终变化,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变化,因此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以说明达平衡,正确。 5.(2015 四川成都检测 )已知反应 CO(g)+2H2(g) g) H=Q 5、kJ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 1 O 与 2 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 转化率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 容器体积 化率 平衡压强(p) 200 0% 200 0% 350 0% p1p 2=53,则 器与容器中压强相等,且容器中温度高于容器中温度,则反应速率: , A 选项错误;容器和容器的温度相同,但容器和容器的体积不同,不能确定压强之比,B 选项错误; 若容器和容器的温度相同, 且 3,则实验与实验相比,平衡正向移动, 平衡时 转化率大, 而实际上实验和实验中 转化率相同, 故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 所以正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 即 (状态)最新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资料尽在 7、。 甲容器中的反应相当于在乙容器中反应的基础上增大压强, 增大压强的瞬间所造成的结果是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均增大,而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增大压强时虽然平衡右移,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时 c 甲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 c 乙 (参与反应的各物质),故 c 甲 (c 乙 (丙为绝热容器,平衡时丙容器中温度高于乙容器中温度,则丙容器中反应的限度小于乙容器中反应的限度,故 c 乙 (“v(c);v(b)v(d)K(a)=K(c);K(b)K(d)M(a)M(d)答案:( 1)(2)bc,所以温度 :a);在其他条件相同时 ,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由于压强 bd,所以速率: v( 9、3H2(g) g)+g) O 2(g)+H2(g) CO(g)+g) 1)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HO CkJ436 3431 076 465 413由此计算 kJ1;已知 58 kJ kJ1。 (2)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表达式为 ;图 1 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 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填曲线标记字母), 其判断理由是。 图 1图 2(3)合成气组成=,体系中的 衡转化率( )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 减小”), 其原因是;图2 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其判断理由是。 导学号 95380325答案:(。2017版高三化学复习 单元质检卷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练习含解析
相关推荐
2、015 安徽理综 )下列有关 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N、S、g +、K +、N、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产生 1 移电子约为 导学号 95380303答案:于 弱酸, 且酸性条件下 则溶液中 H+和 A 项错误;由于 H 3有较强的还原性,则 能大量存在,B 项错误; 因 解使得溶液显碱性,故反应物中不能有 H+,生成的不是 是 H)3,C 项错误;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后发生反应
2、子数都等于核内质子数,即 117。 2.(2015 山东潍坊期中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B.A 族与A 族元素间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也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A 的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A 族答案: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半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得电子能力减弱, A 项错;A 族元素中 H 可与A
3、稳定性:圆圈相交的阴影部分表示圆圈内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 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 0.1 的质量为 100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a+22产生 2,电子转移 0.1 、丙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w1=w2=学号 95380186答案: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A 项不正确; B 项中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 不正确;D 项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
he results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blackboard: 1. To help ss to be in the situation. 2. Introduce Gary Green to ss. 15 Save water, save energy, recycle resource. 第二环节 写作板块的任务 StepⅡ : writing 3.
2、 )蛇纹石由 l 2、成。 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 在所得的沉淀 X 和溶液 Y 中分别加入 液至过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的成分是 液后过滤,可得到红色颜料 中加入过量的 液,过滤得到沉淀的主要成分是 H)3 和 H) 中的阳离子主要是 +、+、H +答案:蛇纹石试样直接溶于过量的 液后与 分别反应生成可溶盐 液中的水反应生成难溶的 H)2
2、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 2.(2015 北京西城区期末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备 H)2 制备 解析:A、 B、C 项中都有单质生成,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项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e( 胶体时,白粉、解析: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作用,是把浑水变为清水, 漂白粉、臭氧的净水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2 14判断正确的是()解析: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