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三化学复习 考点规范练3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练习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是蒸馏。 2.(2015 山东东营模拟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混有的 体中混有的 过量盐酸后,过滤、液中混有的 入过量铁粉,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答案: 项中用澄清石灰水只除去了 损耗; B 项加入盐酸后与 应, 经过滤、洗涤除去了 能达到目的;C 项中加入铁粉后发生的反应为 滤后可得到 液; D 项中应加入稀盐酸,因为铜与稀硝酸反应。 3.(2015 北京海淀区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液中滴加维生素 C 溶液, 溶液退色,说明维生素 C 热,再加入新制 H)2 加热,没有出现红色沉淀,液中加入溴乙烷,加热,再加入 液, 产生沉淀, 说明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 中生 3、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无沉淀, 不能过滤分离,A 项错误;C 中实验加入新制 H)2 之前没有加氢氧化钠溶液碱化,D 中实验加入 液之前没有加稀硝酸酸化,两项都错误。 4.(2014 福建理综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液蒸干制备 学号 95380280答案:滴加氨水, 液、液中均无明显现象, 液、 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鉴别,A 不正确;蒸干 液, 生分解, 得不到 体,B 不正确;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互溶,不能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C 不正确; 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 D 正确。 5.(2015 江苏徐州模拟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 )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溶液,有白 4、色沉淀出现, 说明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 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 白色沉淀不溶解, 也无其他现象,品溶于水,加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 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 品已部分变质答案: 项中用硝酸酸化会氧化 S,故不能证明 变质;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 O 2,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C、,故 B 项不正确;同理 C 项中 会把 化,不正确。 6.(2015 广东梅州质检 )下列装置或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H 3加到生石灰中发生反应:H 3a(+ A 项正确;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加水,若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证明气密性良好, B 项正确;苯的密度 5、比水的小而且不溶于水,此装置能分离,C 项正确;液既与 应,也与 应,不能达到目的, D 项错误。 7.(2015 桂林模拟 )现有一瓶物质甲和乙的混合物 ,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物质 水中的溶解性甲 溶乙 7 溶据此,将甲和乙分离的最佳方法是()馏法 解析:甲、乙熔沸点不同, 密度相差无几, 且溶解性相似,能够混溶,只能用蒸馏法将其分离。 8.(2015 湖北襄阳模拟 )有一澄清透明溶液 ,只可能含有大量 H+、+、+、+、N 七种离子中的几种,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 1 液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沉淀, 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液沉淀部分消失。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但一定不含 6、导学号 95380281答案:溶液中逐滴加入 液,开始没有沉淀, 而后有沉淀,沉淀达最大量后继续滴加 液沉淀部分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铝离子,以及另外一种阳离子, 由于 H+、+的存在, 不可能有 C,阴离子只能是 N,另外一种阳离子只能是 最新海量高中、)物质 杂质 试剂 方法A 苯 苯酚 溴水 过滤B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澄清石灰水 洗气C 氧化铁 二氧化硅 氢氧化钠溶液 过滤D 乙酸乙酯 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蒸馏答案:中含有杂质苯酚, 加入 液, 然后分液,A 项错误; 含有杂质 过 液洗气, 发生反应: 项错误;含有杂质 入 液,反应后过滤, 发生反应:22O,C 项正确; 7、乙酸乙酯中含有杂质乙酸 ,加入饱和 液,然后分液, D 项错误。 10.(2015 上海徐汇模拟 )检验溶液中是否有 一种方法:取待测液, 向其中逐滴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有 发生如下反应:22323- 2白色)2O 黑色)+H 2)解析:S 2 为弱酸阴离子, 不能与氢离子大量共存, 故不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故 A 项错误;银离子能与氢氧根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银沉淀,氢氧化银沉淀不稳定,会转变为黑色氧化银沉淀,对 验证造成干扰, 故不能在碱性溶液中进行,故 B 项错误; 中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均很小,不会造成干扰, 故 C 项正确;该检验过程中只发生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项错误 9、装置不漏气(2)无法确定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 ,使分液漏斗上方和烧瓶上方的压强相同, 无论是否漏气,液体都能顺利滴入烧瓶(3)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 (合理即可)解析:A 装置可以形成气压差, B 装置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上方和烧瓶上方的压强相同, 不能形成气压差,检验 C 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很多,如(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烧瓶中加水 ,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变化;(2)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微热烧瓶,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变化;(3)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开后观察注射器活塞是否回到原来的位置。 10、比较发现方法(3)最简单。 12.(16 分)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 N、+、+、+、S、N、C 等离子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回答:(1)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 (2)判断待测溶液中有无 C,并说明理由。 (3)沉淀 B 肯定有什么物质 ,生成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 1)l 3+、+、S(2)无 C,与 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3)H)32+S+2H +解析:待测液加入氯气和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则该沉淀是硫酸钡, 所以一定含有 S。 滤液萃取,上层呈橙红色,说明有单质溴生成, 所以一定含有溴离子。 下层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显蓝色, 说明 11、有单质碘生成,因此滤液中含有能氧化碘离子的氧化剂。 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 沉淀能溶解在盐酸中,而生成的 D 能和硫化氢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沉淀是硫,因为铁离子能氧化硫化氢生成单质 S 沉淀。 所以 D 中含有的应该是铁离子,即沉淀 B 一定含有氢氧化铁,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 根据转化可知,白色沉淀 C 是氢氧化铝, 所以一定含有铝离子。 由于 C 与 生相互促进的水解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一定没有 C。 13.(14 分)实验室采用 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 要流程如下:(1)为使 +同时生成沉淀 ,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