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5 Word版含解析内容摘要:
2、眉,继续讲课;台下又有人说:“错了。 ”教授生气了,大声问:“谁说我讲错了,谁就来讲。 ”方先生站起来说:“我们是学生,我们是来听课的。 ”教授气更大了:“你既能说我讲错了,你就应该上来讲。 ”方先生从容出位,走上讲台,先向教授鞠躬,便将教授讲过的一段诗经,重新讲解,详征博引,既辞义明白,又趣味盎然,人人凝神静听,直到下课钟响了,方先生再向教授鞠躬而退。 教授走出了教室,方先生得到全班如雷的掌声。 于是,方先生的国学根基深厚之名声,传遍全校,成为大家的共识。 著名的教育家、校教务长刘伯明博士曾对文学院文史哲各系负责人明言:“你们要请国学老师,有两个学生方东美、黄仲苏的关恐怕不容易过,最好先征询他们的意见。 4、以,人们往往只知道方先生是一位哲学家,而不知道他同时又是一位诗人。 他认为“中国很多哲学思想即充满诗意”。 他还主张哲学与诗是会通的。 “本来是兼综先知先觉、诗人、艺术家同圣人的资格,然后才构成完备的哲学家。 ”他坦言相告:“我自己的真情感,也许不在我的思想里面表现出来,而是在我的诗词里面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 ”方先生的诗受到极高评价,史学家黎东方教授谓其诗必传。 古典学者兼文艺评论家钱钟书教授,1987 年访美经华盛顿时,迳对弟子陈一川叹曰:“中国古典诗人如方先生者,今后绝矣。 ”这些评价当然也是我们读方先生诗的最好的导读词。 方先生的长子方天华,在方先生逝世后出版全集中的诗集坚白精舍诗集的后记中,开 5、头就追忆说道:“国内外学术界认识先父方东美教授的人士,都知道他是颇有成就的哲学家。 不过对于他诗词造诣熟悉的人,不算很多。 这是因为父亲借用诗词发挥自己私人的情绪观感,除了对于家人和少数知交,他不轻易出示作品。 ”“夜深梦醒,常听见父亲在他的书房兼卧室里吟诗。 他时常利用夜间的宁静,读书写作,要到清晨三四点才就寝。 ”但“他如有自己得意的诗词,就等不及向母亲和我们诵读”。 方天华也回忆说道:“父亲的诗词大部分是在重庆八年抗战期间写作。 那时我们全家住在沙坪坝嘉陵江畔中央大学教职员宿舍的栾家院。 似乎生活愈苦,父亲研读愈勤,诗情愈浓,这大概也就是所谓重庆精神。 ”他实话实说,父亲所谓的“坚白精舍” ,无非 7、命这一理想生命本体当中。 (摘自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蒋介石曾从方东美学习易经 、王阳明与辩证哲学,还给方东美执学生之礼,方东美以布衣给蒋介石行对国家元首之礼,两礼并行,传为一时佳话。 不久蒋介石自兼中央大学校长,一次到校视察讲话,随从人员为了迎合蒋介石,竟将大礼堂座椅全部搬出。 方东美到后看到此情景,问道:“来者何人。 ”听闻是蒋介石后,方东美气愤地说:“既是校长,岂可以不敬师。 ”此语一出,全场哗然,座椅立即恢复原状。 (摘自施保国不畏权威的方东美)恰当的两项是()()一生写了一千多首诗歌,是自己预备给烧掉的,他只是通过创作诗词来寄托真情。 他能“信、达、雅”地将西方的诗译为中国五言诗,辞意兼美,这 9、。 答:【答案讲评】方东美认为完备的哲学家具有诗人的资格,主张“哲学与诗是会通的” ,因而文章主要选取方东美对古典诗词的热爱的细节,既符合其学术主张,又表现其诗意情怀。 作为哲学家的方东美已广为学界认可,不必要过多赘述,因而文章侧重于介绍方东美作为诗人的一面。 过多介绍方东美的哲学成就,难免抽象单调,而有关他诗意人生的传奇经历,则更为读者喜闻乐见。 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答案讲评】补充交代传主的人生经历,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突出,使读者对传主的了解更为全面。 进一步突出了方东美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并表现出方东美诗意烂漫、勤勉创作、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援引方东美的至亲的回忆,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可信度。 本来是 11、私塾读书,勤勉刻苦,想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念书不容易,更加珍惜光阴,自缚其足与桌腿,以抑制好动的天性。 他的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功底。 17 岁时已精通诗、词、文、赋,其师欣然说:“此子好学有恒,气度逾常人,前途未可限量。 ”光绪十三年,钟观光考中了秀才,人们谑称他为“缚足秀才”。 对此,钟观光并不满足,在求学路上继续奋进。 钟观光目睹清朝腐败,外患迭乘,民不聊生,感慨地说:“不能与民偕乐,何能乐也。 ”甲午风云后,有识之士痛感世变日亟,非变革不足以自强,钟观光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而“科学为强国之根基” ,他虽然无力深造,却矢志自学理化等自然科学。 在不长的时间里,他读完了由江 12、南制造所翻译的化学、物理等书籍,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 他又专程赴沪学习日语,如饥似渴,不到数月,就能通阅日文,由是知识日增,眼界大开。 钟观光原本主要研究理化,在杭州疗养时,散步于西子湖畔,青山绿水,草木葱茏,诱发了他对植物学的浓厚兴趣。 他在病床上坚持自学了李善兰翻译的植物学方面的著作,病情好转后又采集标本,认真制作,很快就掌握了近代植物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从此,他“拈花惹草” ,与植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5 年,长沙高等师范学校派教务长专程礼聘钟观光为博物教授,钟遂讲学于岳麓三年,深受学生爱戴和崇敬。 其间他曾返回故乡,筹建了一所“师藏楼” ,并铺路修桥。 1956 年由他的儿子钟补 14、。 1924 年,北京大学以他所采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标本室。 我国著名蕨类植物学者秦仁昌先生评论说:“北大标本之真正价值,不在于新种之多寡,而在所经地域广大,各类包罗宏富,实为研究生态分布最完善之材料。 ”1931 年,钟观光应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任研究教授,并参加中国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进行植物科属名称的订正工作。 从此,年逾花甲的钟观光主要投身于我国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研究。 钟观光的研究兼及药物学,为了将异物同名、真假之品辨明,年近七旬的老人又风尘仆仆专程赴祁州进行生药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北平,科学研究已无法进行。 钟观光先是去门头沟避难,后又被迫。2017高三语文考点 总复习 同步测试卷5 Word版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