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二章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内容摘要:
3. 注意事项 : (1)整个实验过程在真空中进行. (2)α粒子是氦原子核,体积很小,金箔需要做得很薄, α粒子才能穿过. 4.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 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 【 例 1】 如图 2- 2- 3为卢瑟福所做的 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 A、 B、 C、 D四个位置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2- 2- 3 A.相同时间内在 A时观察到屏上的 闪光次数最多 B.相同时间内在 B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放在 A时稍 少些 C.放在 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D.放在 C、 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答案 ABC 解析 在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中, α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 α粒子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故 A正确;少数 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极少数 α粒子偏转角度大于 90176。 ,极个别 α粒子反弹回来,所以在 B位置只能观察到少数的闪光,在 C、 D两位置能观察到的闪光次数极少,故 D错, B、 C对. 借题发挥 解决 α粒子散射实验问题的技巧 (1)熟记装置及原理. (2)理解建立核式结构模型的要点. ①核外电子不会使 α粒子的速度发生明显改变. ②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不能解释 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 ③少数 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回来,表明这些。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二章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相关推荐
3、2Y =2Z 能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当往试管中滴加试剂 Y 时,看到 U 形管中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过程可以看成是“贮存”于 X、Y 内部的能量转化为热量而释放出来A BC D解析:由于试管中滴加试剂 Y 时,液面甲处下降,乙处上升,说明广口瓶内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其原因是 X 2Y=2Z
光谱 (由稀薄气体发出 )都是线状谱.每种原子都有 自己的特征谱线,不同元素线状谱不同. (2)吸收光谱 ——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该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这种光谱的特点是在连续的背景上有若干条暗线.这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2.光谱分析 (1)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
2、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万物。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它存在于分子、原子团中B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C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D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答案:下列化学键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A只有离子键的物质B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C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D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
发挥 本题是运用左手定则和安培定则的综合性题目,在应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时,一定要注意运动电荷的正负. 针对训练 1 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 ________.若在图 2- 1- 3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 图 2- 1- 3 面向里的磁场,阴极射线将 ________(填 “向下 ”、 “向里 ”或 “向外 ”)偏转. 答案 电子
; 氧化反应 ⑴燃烧(反应方程式): ; ⑵催化氧化 〖 实验装置 〗 见图 1;〖 实验步骤 〗 ① 取一根铜丝,把其中一端绕成螺旋状。 为什么。 ② 点燃一盏酒精灯,把绕成 螺旋状一端的铜丝移到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观察现象。 ③ 把螺旋状铜丝往酒精灯内焰移动,观察实验现象。 ④ 把螺旋状铜丝往酒精灯外焰移动,观察实验现象。 ⑤ 重复实验 4 的操作。 〖 现象结论 〗
( 4)氧化反应 可 燃性:。 现象: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冒浓黑烟。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使溴水褪色。 【典型例析】 〖 例 1〗 苯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的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加热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跟 H2 加成生成环已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有一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