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42光电效应与光的量子说ppt教学课件内容摘要:
压有关 , 电压越大 , 被吸引变成光电流的光电子越多 . (5)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在入射光频率不变的情况下 , 光电流的最大值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 原因是在高电压下光电子个数决定了光电流大小 , 而电子个数决定于入射光强度 . “ 频率高 , 光子能量大 , 光就强 , 产生的光电流也强 ” 、“ 光电子的初动能大 , 电子跑得快 , 光电流就强 ” 等说法均是错误的 . 总之,在理解光电效应规律时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关系: 照射光频率决定着 是否产生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照射光强度决定着单位时间内发射出来的电子数 二 、 爱因斯坦是如何解释光电效应的。 饱和光电流与光强关系 光越强 , 包含的光子数越多 , 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越多 ,因而饱和光电流越大 , 所以 , 入射光频率一定时 , 饱和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 . 存在截止频率和遏止电压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线性关系,与光强无关,所以遏止电压由入射光频率决定,与光强无关.光电效应方程同时表明,只有 hν A0时,才有光电子逸出, ν0=A0h就是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 效应具有瞬时性 电子一次性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量的时间,所以光电效应几乎是瞬时发生的. 【 典例 1】 入射 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上发生光电效应 , 若入射 光的强度减弱 , 而频率保持不变 , 那么 ( ). A. 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 显增加 B.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 C. 单位时。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542光电效应与光的量子说ppt教学课件
相关推荐
可以为任意的、连续变化的数值 能量量子化 不确定关系无实际意义 遵循不确定关系 【 典例 1】 下述说法 正确的是 ( ). A. 宏观物体的动量和位置可准确测定 B. 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可准确测定 C. 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同时准确测定 D. 宏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可同时准确测定 对不确定关系的理解 解析 宏观物体在经典力学中 , 位置和动量可以同时精确测定 ,在量子理论建立之后 ,
(1)动量的矢量性: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 v的方向相同,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动量是状态量,进行运算时必须明确是哪个物体在哪一状态 (时刻 )的动量. (2)动量具有相对性:由于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3)动量与动能的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动量是矢量,动能是标量. 2.动量的变化 (Δp) (1)Δp= p′- p为矢量式. 若 p′ 、 p不在一条直线上
2.分析该方向上对应过程的初、末状态,确定初、末状态的动量. 3.选取恰当的动量守恒的表达式列方程. 三、多物体多过程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对于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由于物体较多,作用过程较为复杂,这时往往要根据作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将系统内的物体按作用的关系分成几个小系统,对不同阶段、不同的小系统准确选取初、末状态,分别列动量守恒定律方程求解. 【 例 2】 (2020江西高二联考 )如图 1-
= R122 -1n2 ( n = 3 、 4 、 5 、 6 … ) 式中 n 只能取 整数最大值为 16 ,最小值为 3 , R 称为里德伯常量R = 107m- 1. (1)巴耳末线系的 14条谱线都处于可见光区 . (2)在巴耳末线系中 n值越大 , 对应的波长 λ越短 ,即 n= 3时 , 对应的波长最长; n越大对应的波长越短 . (3)除了巴耳末系 ,
, α粒子碰到电子就像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 , 其运动方向不会发生什么改变 . 但实验结果出现了像一枚炮弹碰到一层薄薄的纸被反弹回来这一不可思议的现象一样 . 卢瑟福通过分析 , 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 , 提出了核式结构模型 . 卢瑟福的科学道理 卢瑟福 依据 α粒子散射实验 的结果 ,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 结构: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 很小的核 , 叫原子核 , 原子 的全部正电荷与几乎全部质
的不同阶段中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 , 就要分别计算它们的冲量 , 然后求它们的矢量和 . (3)规定正方向 由于力 、 冲量 、 速度 、 动量都是矢量 , 在一维的情况下 , 列式前要先规定一个正方向 , 和这个方向一致的矢量为正 , 反之为负 . (4)写出研究对象的初、末动量和合外力的冲量 (或各外力在各个阶段的冲量的矢量和 ). (5)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 【 典例 1】 关于 动量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