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6节超重与失重内容摘要:
, g 为重力加速度。 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大 小为 ( ) A.13mg B . 2 mg C . mg D.43mg 解析: 以人为研究对象,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为 N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N - mg = ma ,把 a =13g 代入得 N =43mg ,由于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 N ′ 与 N 互为相互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N ′ = N =43mg ,所以 D 正确。 答案: D 对超重、失重的理解 [例 1] 为了研究超重与失重现象,某同学把一体重计放在电梯的地板上,将一质量为 45 kg的物体放在体重计上随电梯运动并观察体重计示数的变化情况。 下表记录了几个特定时刻体重计的示数 (表内时间不表示先后顺序 ): 时间 t0 t1 t2 t3 体重计示数 (kg) 若已知 t0时刻电梯静止,则 ( ) A. t1和 t2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B. t1和 t2时刻物体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所受重力发生了变化 C. t1和 t2时刻电梯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D. t3时刻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思路点拨 ] 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由示数变化确定物体所处的失重或超重状态。 (2)超重、失重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解析 ] 由超重和失重的物理意义可知,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上时,支持力 N大于重力 G,发生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速度向下时,支持力 N小于重力 G,发生失重现象。 可见发生超重和失重时,物体的重力 G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加速度方向相反, A正确, B错误。 由表中数据知, t1时刻超重, t2时刻失重, t3时刻仍为重力,但 t3时刻电梯可能是匀速运动,也可能处于静止。 [答案 ] AD [借题发挥 ] (1)判断超重、失重的标准是看加速度的方向,若加速度向上则物体一定超重,若加速度向下则物体一定失重;反之若物体超重,则加速度一定向上,若物体失重,。20xx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6节超重与失重
相关推荐
力平衡条件:两个共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三个力平衡条件:三个共点力平衡时,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3)物体在 n个共点力同时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力在任何一个方向上的合力均为零。 其中任意 (n- 1)个力的合力必定与第 n个力等值反向,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
的夹角 θ= 37176。 ,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 sin 37176。 =, cos 37176。 = , tan 37176。 = , g取 10 m/s2。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求: 图 4- 2- 3 (1)轻绳 OA、 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 m2= 4 kg
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完全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因此这个速度通常也叫做转弯处的规定速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①当火车转弯速率 v等于 v0时, F= F向 ,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②当火车转弯速率 v大于 v0时, FF向 ,外轨对轮缘有侧压力.③当火车转弯速率 v小于v0时, FF向 ,内轨对轮缘有侧压力. 三 、 稳定圆周运动 、 离心运动 、向心运动的比较 向心运动
a -1M关系图像,我们可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 a 与质量 M 成反比,与质量的倒数1M成正比。 六、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 只有如此,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
3 . 逐差法 利用 a-= a 1 + a 2 + a 3 3= x 6 + x 5 + x 4 - x 3 + x 2 + x 1 9 T 2直接求解加速度。 六、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要及时断开电源。 (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
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故选项 B正确。 0~ s物体的位移为 m; ~ s物体位移为 m; ~ s物体位移为 m,故选项 C、 D错误。 答案: B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B.匀变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改变量恒定的运动 C.只要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只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