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粤教版3-5选修三24光的波粒二象性1内容摘要:
型是科学研究的需要 .模型的正确与否要看其能否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 对微观领域不能抱着宏观的、固有的模式去理解,而应建立一个全新的模型.只要该模型能正确地代表研究对象,很好地解释其现象和规律,则可承认其正确性.光的波粒二象性正是这样一个“古怪”而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模型. 〖典型例题分析〗 一、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例题 1: 下列 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一种粒子,光波与 机械波同样是一种波 C.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E.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子说并未否定电磁说,在光子能量 E=hv中,频率 v仍表示的是波的特性 跟踪训练 ★ 1. 有关光的本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圆满地说明了光的本性 B.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 C.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 光具有粒子性 D. 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光通过双缝则显出波动性,如果光只通过一个缝则显出粒子性 ★ 2.下列现象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是( ) A.光的偏振和干涉 B.光的衍射和干涉 C.光的干涉和光电效应 D.光的衍射和康普顿效应 二、 弱光。新课标粤教版3-5选修三24光的波粒二象性1
相关推荐
关波动力学的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同时担任教学任务。 德布罗意在神也是沿着这个认识规律发展的。 在认识发展中,物质生产水平、实验条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促进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院担任了两年义务讲座后, 1928 年被聘为新建立的巴黎大学享利 彭加勒学院理论物理教授,他担任这一职务从事教学工作一直到 1962 年退休。 1945 年以后,他还担任法国原子能委员 会顾问。 1930 年到
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激发态。 ( 2)原子发光: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恰等于发生跃 迁的两能级之差。 说明:氢原子中只有一个核外电子,这个电子在某个时刻只能在某个可能轨 道上,或者说在某个时间内,由某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 ——
3、排查1 5to do 正要做某事”。 2A由下文可知这里指一对年轻情侣,故 选 A 项。 3B当旅游大巴正要拐弯时,车上的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要求司机停车。 求。 4C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 前行。 go 续。 5B根据上下文可知,他们 下了车后大巴继续朝前方行 驶,故他 们听到路前方轰隆一声巨响。 前面。 6A此处指他们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的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 be 感到震惊。
有发生光电效应. 提出问题:要发生光电效应,是不是用任何频率的光线照射都行。 是不是弱光线不行,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就行。 是不是只要有足够大的电场电压就行。 [来源 :] 观察现象二: 保持 AK间电压一定,灯泡亮度一定,在窗口 C前依次放上红色、橙色、绿色滤光片,观察到红光照射金属板 K时没有光电流,橙光和绿光照射
+0=( M+m) v . 第三阶段,对重锤及木楔有 2)(210)( vmMFLhLmM ( 4) 小结:在这类问题中,没有出现碰撞两个字,碰撞过程是 隐含在整个物理过程之中的,在做题中,要认真分析物理 过程,发掘隐含的碰 撞问题. [来源 :Zx x k .Co m] 【例 4】展示投影片,其内容如下: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 A、 B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
,肉眼不能觉察,它的工作方式有连续、脉冲 两种。 连接方式产生的激光功率可达 20千瓦以上。 脉冲方式产生的波长。 人们已用它来“打”出原子核中的中子。 二氧化碳激光器的出现是激光发展中的重大进展,也是光武器和核聚变研究中的重大成果。 b、 液体、化学和半导体激光器(“变色 龙”染料激光器、“ 死光”氟化氢激光器、砷化镓激光器); * “变色”激光器:工作物质就是染料,如碳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