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内容摘要:
动物 :性外激素等信息素 生物体的行为特征 无机环境或生物体 生物体的产物或分泌物 生物体的动作行为 化学信息 ( 1)哺乳动物的体温; ( 2)鸟类鸣叫; ( 3)孔雀开屏; ( 4)萤火虫发光; ( 5)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 练习: 请将下列信息进行分类 ( 6)电磁波; ( 7)昆虫发出的声音; ( 8)昆虫的外信息素; ( 9)紫外线; ( 10)蜜蜂跳舞;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讨论: 106页,交流讨论结果 留心观察身边的猫、狗等小动物的生活,就能发现很多信息传递的例子,你能否就每一种信息各举一两个例子,并说明这些信息传递的作用。 资料分析 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 作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资料分析 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 作用: 通过信息传递,植物能开花,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 当烟草植物受到蛾幼虫的攻击后,能产生和释放一种信息素,该化学物质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 —— 捕食者,夜间又能够驱赶雌蛾,使它们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 资料分析 作用: 通过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之间的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通过信息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加以排除的现象,常称为 异株克生现象。 黄瓜 中某些品系在化学物质的信息作用下,可以阻止 87%左右的杂草生长,维持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优势。 有时发生在同一个物种之内。 在这些植物的早期生长中,这种毒素可能降低同一物种幼小个体的成活力。 然而,当这种毒素在土壤中积累时,它们就能使植物自身死亡,减少生态系统内部空间的拥挤。 例如 桉树。 资料分析 萤火虫发出的萤光是一种求偶信号,以此与异性取得联系。 但这种信号往往被第三者狼蛛非法利用,结果双双被捕,成了爱情的牺牲品。 资料分析 草原返青。20x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
相关推荐
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样吗。 生物种类 稀少 营养结构 简单 弱 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低 生物种类 多 营养结构 复杂 强 自我调节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高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人工林生态系统 低 抵抗力稳定性较 高 抵抗力稳定性较 沙漠生态系统 低 恢复力稳定性较 高 恢复力稳定性较 草原生态系统 比较恢复力稳定性时,除了考虑 营养结构 的复杂程度外,生态系统所处的
粉效率和结实率 ② 利用音响设备诱 捕或驱赶有害动物 ③ 利用性引诱剂防治害虫 特别提醒 ( 1 ) 生态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 ( 2 ) 所有的信息最终都是经基因和酶的作用,并以激素和神经系统为中介在生物中体现出来。 【拓展提升】 有害动物的几种防治方法比较 名称 化学防治 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 措施 化学药剂喷施等 人工捕捉等 引入天敌或寄生虫等 优点
ow more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disasters and conflicts。 2. Know different anizations and programmes of the UN as well as their acronyms。 3. Express their opinions
D、以上三项都有 农民向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目的是 ( ) A、杀死昆虫 B、延长昆虫的发育期 C、干扰昆虫间正常的交尾 D、干扰昆虫正常的新陈代谢 【 课堂巩固 】 D C ( 1)哺乳动物的体温; ( 2)鸟类鸣叫; ( 3)孔雀开屏; ( 4)萤火虫发光; ( 5)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 ( 6)电磁波; ( 7)昆虫 发出 的声音; ( 8) 昆虫 的外信息素; ( 9)紫外线;
和分解; ② 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 ( 网 )流动的载体; ③ 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图示 特别提醒 ( 1 ) 绘制物质循环图解时,注意物质是可以循环的,即物质循环的箭头可以是双向的。 ( 2 )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生产者的能量可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但消费者与分解者中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 ( 3 ) 绘制能量流动图解时,只要存在有机物传递即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 如动植物遗体
应的危害 开发新能源 增大绿化面积 极地冰川加速融化 沿海城市被淹没 农田减少,粮食减产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联系 范围 特点 物质形式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项目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形式循环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往复循环、全球性 生物群落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圈 (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 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 3)图中 D C过程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