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6内容摘要:
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 1)从表中的数据可 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 2min 时是 ____________态。 (选填 “固 ”、 “液 ”或 “气 ”) (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是 ____________。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 (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____________℃ 例 5.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 )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 90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A. 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雾 B.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 C.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 例 6. 现在有一种叫 “固体清新剂 ”的商品,把它放置 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固体清新剂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 达标检测 】: 0℃ 的冰放进 0℃ 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 ,水减少 ,水增多 ,水多则冰就会熔化 ,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 ,非晶体没 有熔点 ,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升高 , “白气 ”,这是因为 ( ) ,这是由于 ( ) ,变冷后凝固 ,以下可以有效降低 室内 . . 温度的方法是( ) ,并且调到转速最大的档位 . . ,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 ,冰棒周围冒 “白气 ” ,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7.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 a 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正确的是 ( ) “白气 ”是水的汽化的现象 100℃ ,水才能沸腾 9.有一种测量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两 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在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 . 10.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 1)湖面结冰。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教案6
相关推荐
,从而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 ( 3)变 除上述两种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外 ,还可采用变 为 的方法来增大有益的摩擦 .如火车、汽车在紧急制动时 .车轮 车很快就停下来 . : ( 1)使接触面 ( 2)减小 (3)用 代替 ,因为 摩擦比 摩擦小得多 .如 (4)加 .加 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 ,使摩擦面不接触 ,运 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过 ,大大减小了摩擦 . (5)还可以利用 或
使用:( 1)观察 _____和 ____。 ( 2)校正 ______。 ( 3)拉力方向要沿弹簧轴线方向 4)读数, _______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物体由于受到 的吸引(重力不等于地球的引 : G=________(g=___________) 重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受力物体的 _____。 (均匀规则的物体, 重心一般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
1 和数 2,点 C 表示线段 AB 的中点,则点 C 表示的数是。 5.数轴上 1所对应的点为 A,将 A点向右平移 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 6个单位长度,则此时 A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6.在数轴上, 到原点距离等于 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二、解答题: 7. 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 8.( 1)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 各数: 4, 3, , 14 ,0, 23 ( 2)根据数轴
实像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的 光线相 交 所成的像。 实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来,能用底片感 光。 虚像是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后,实际光线没有 会聚而是发散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会聚而成的像。 虚像不能在光屏 上呈现出来。 无论实像还是虚像,人眼都能够观察到。 作图:根据 ,。 应用: (1)利用平面镜 ; 如:梳妆镜 、 练功房中的镜子 , 在墙上挂上大平面镜
个电容器 , 从电容 C 大小的变化情况就能反映出液面高度 h 的高低情况 , 则两者的关系是 ( ) ① C 增大表示 h 增大 ② C 增大表示 h 减小 ③ C 减小表示 h 减小 ④ C 减小表示 h 增大 A . 只有 ① 正确 B . 只有 ① 、 ③ 正确 C . 只有 ② 正确 D . 只有 ② 、 ④ 正确 解析: 液面高度的变化,相当于电容器极板正对面积的变化。 当 h
验现象: 通入直流电,灯泡不亮,说明直流电 不能通过电容器,接入交流电时,灯泡亮 了,说明 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2)实验结论: 电容器有 “ 通交流,隔直流 ” 的作用 . (3)实验现象分析 —— 电容通交隔直的 原因电容器通过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 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路。 (3)实验现象分析 —— 电容通交隔直的 原因电容器通过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 电流,表现为交流通过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