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5章第2讲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内容摘要:
) A . 12 V B . 4 10 V C . 15 V D . 8 5 V 由 2R 0. 4 2 + 2R 2 = I2R 12, 可得有效值 I =1025 A , 电压 有效值 U = IR = 4 10 V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先计算电流的有效值. 课堂讲义 三、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的区别及应用对比 物理含义 重要关系 适用情况 瞬时值 最大值 有效值 平均值 交变电流 某一时刻 的值 最大 的瞬时值 跟交变电流的 热效应等效 的恒定电流值 e= Emsin ωt Em= NBSω 计算线圈某一时刻的受力情况 确定用电器的耐压值 (1)计算与电流热效应相关的量 (如功率、热量 ) (2)交流电表的测量值 (3)电气设备标注的额定电 压、额定电流 (4)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计算通过电路横截面的电量 E = E m2 (正弦 式交变电流 ) E = nΔΦΔt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课堂讲义 例 3 如图所示,实验室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内阻 r = Ω ,外接 R = 9. 0 Ω 的电阻.闭合开关 S ,当发动机转子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时,产生的电动势 e = 10 2 si n10π t ( V ) ,则 ( ) A .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1 0 H z B .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10 2 V C .外接电阻 R 所消耗的电功率为 10 W D .电路中理想交流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A ω = 10 π r ad/ s , E m = 10 2 V f= 5 H z。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5章第2讲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相关推荐
什么。 学生的猜想也许并不是教师期待中 的,作为教师,这时决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固定在你想要的范围,而应满怀热情的去肯定他们的猜想,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他们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做一做: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教师示范并用媒体播放: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① 摩擦力有没有大小。 (举例说明) ②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 想: 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 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 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 ②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 怎样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见课本 P49“信息快递”) 实验器材: 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毛巾等 (活动 3)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生分析重力的三要素。 介绍重心。 并指导阅读找不规则物体重心的方法。 8.在物理学中如何表示力的 三 要 素 呢。 指 导 学 生 阅 读P5455 相关内容。 在讨 论的基础上回答,力都是作用,力是在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的。 “作用”是判断有没有力存在的标准。 当有力存在时,一定会存在两个物体。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物体。 分析:一只手只有施力物,找不到受力物
垂直于棒的水平拉力为多大。 (3)若从 t= 0时刻起,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当棒以恒定速度 v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可使棒中不产生感生电流.则磁感应强度应怎样随时间变化 (写出 B与 t的关系式 )? 课堂讲义 a b 2BSE k ltt = = =感应电动势 2E klIrr==楞次定律 逆时针,即由 b指向 a B= B0+ kt1 F= BIl 301() klF B k t
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通过什么方式来“ 阻碍 ”原磁通量的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是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也可能是改变线圈的有效面积,还可能是通过 远离 或 靠近 变化的磁场源来 阻碍 原磁通量的变化. 课堂讲义 楞次定律的应用 即 (1)若原磁通量增加,则通过 远离 磁场源起到 阻碍 的作 用. (2)若原磁通量减小,则通过 靠近 磁场源起到 阻碍 的作用. 口诀记为“增离减靠”. 【 例
说法 正确 的是 ( ) ① 磁铁下落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②磁铁下落的加速度恒定; ③磁铁下落的加速度一直减小最后为零 ④磁铁下落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⑤磁铁下落的速度逐渐增大,最后匀速运动.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①⑤正确 D.只有③⑤正确 刚烧断细线时,磁铁只受重力,向下加速运动 铜管中产生感应电流,对磁铁的下落产生阻力 故磁铁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