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4章第4讲楞次定律的应用内容摘要:
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通过什么方式来“ 阻碍 ”原磁通量的变化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是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也可能是改变线圈的有效面积,还可能是通过 远离 或 靠近 变化的磁场源来 阻碍 原磁通量的变化. 课堂讲义 楞次定律的应用 即 (1)若原磁通量增加,则通过 远离 磁场源起到 阻碍 的作 用. (2)若原磁通量减小,则通过 靠近 磁场源起到 阻碍 的作用. 口诀记为“增离减靠”. 【 例 4】 一长直铁芯上绕有一 固定线圈 M,铁芯右端与一木质圆柱密接,木质圆柱上套有一闭合金属环 N, N可在木质圆柱上无摩擦移动 , M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 R为滑动变阻器, E1和 E2为直流电源,S为单刀双掷开关,下列情况中,可观测到 N向左运动的是 ( ) A.在 S断开的情况下, S向 a闭合的瞬间 B.在 S断开的情况下, S向 b闭合的瞬间 C.在 S已向 a闭合的情况下,将 R的滑片向 c端移动时 D.在 S已向 a闭合的情况下,将 R的滑片向 d端移动时 课堂讲义 楞次定律的应用 增离减靠 (楞次定律 ) 穿过 N的磁通量在减小 线圈 M中电流在减小 只有 C项电流是减小的 借题发挥 当磁场变化时,导体环通过远离或靠近,起到阻碍变化的作用,概括为“增离减靠”。 五、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的区别 1.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特殊情况 课堂讲义 楞次定律的应用 (1)楞次定律的研究对象为 整个 闭合导体回路.适用于磁通量变化引起感应电流的各种情况. (2)右手定则的研究对象为闭合导体回路的 一部分 ,适用于一段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区别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的关键是抓住因果关系 (1)因电而生磁 (I→ B)→ 安培定则. (判断电流周围磁感线的方向 ) (2)因动而生电 (v、 B→ I感 )→ 右手定则.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4章第4讲楞次定律的应用
相关推荐
垂直于棒的水平拉力为多大。 (3)若从 t= 0时刻起,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当棒以恒定速度 v向右做匀速运动时,可使棒中不产生感生电流.则磁感应强度应怎样随时间变化 (写出 B与 t的关系式 )? 课堂讲义 a b 2BSE k ltt = = =感应电动势 2E klIrr==楞次定律 逆时针,即由 b指向 a B= B0+ kt1 F= BIl 301() klF B k t
) A . 12 V B . 4 10 V C . 15 V D . 8 5 V 由 2R 0. 4 2 + 2R 2 = I2R 12, 可得有效值 I =1025 A , 电压 有效值 U = IR = 4 10 V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先计算电流的有效值. 课堂讲义 三、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的区别及应用对比 物理含义 重要关系 适用情况 瞬时值 最大值 有效值
什么。 学生的猜想也许并不是教师期待中 的,作为教师,这时决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固定在你想要的范围,而应满怀热情的去肯定他们的猜想,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去验证他们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做一做: 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教师示范并用媒体播放: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只要用弹簧秤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说法 正确 的是 ( ) ① 磁铁下落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②磁铁下落的加速度恒定; ③磁铁下落的加速度一直减小最后为零 ④磁铁下落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⑤磁铁下落的速度逐渐增大,最后匀速运动. A.只有②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①⑤正确 D.只有③⑤正确 刚烧断细线时,磁铁只受重力,向下加速运动 铜管中产生感应电流,对磁铁的下落产生阻力 故磁铁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 例 2】 如图所示,有一个 100匝的线圈,其横截面是边长为 L= m的正方形,放在磁感应强度 B= T的匀强磁场中, 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 .若将这个线圈横截面的形状由正方形改变成圆形 (横截面的周长不变 ),则在这一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了多少。 正方形时 课堂讲义 圆形时 2211 2 .0 1 0 W bBS BL -= = =422LLr 22224 m25LS
线中电流增大时,弹性圆环的面积 S 和橡皮绳的长度 l将 ( ) A . S 增大, l 变长 B . S 减小, l 变短 C . S 增大, l 变短 D . S 减小, l 变长 解析: 当通电导线中电流增大时,穿过金属圆环的磁通量增大,金属圆环中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要反抗磁通量的增大,一是用 缩小面积的方式进行反抗,二是用远离直导线的方式进行反抗,故 D 正确.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