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5-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内容摘要:

= nΔ ΦΔ t I =ER + r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 (1) 交变电流的平均值是针对某一过程的物理量,在不同的时间内平均值一般不相同. (2) 平均电动势不等于始、末两时刻瞬时值的平均值,必须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即 E = nΔ ΦΔ t. 如图所示,线圈 abc d 的面积是 m2,共 100 匝,线圈电阻为 r = 1 Ω ,外接电阻 R = 9 Ω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πT ,当线圈 以 3 00 r/ m i n 的转速匀速旋转时,求: (1) 若线圈转动从经过中性面时开始计时,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 (2) 线圈转过130 s 时电动势的瞬时值; (3) 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4) 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经130 s 通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思路导图: 解析: 由于从线圈处于中性面时开始计时,分别把 Em、ω 数值算出,代入 e = Emsin ωt 就是瞬时值表达式.求瞬时值时,把 t 值代入表达式就可以了.求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时,注意应为有效值. (1) e = Emsin ωt = NBS 2π f sin 2π ft V = 5 0sin 10π t V (2) 当 t =130 s 时 e = 50sin (10π 130) V ≈ 43. 3 V (3) 电动势的有效值 E =Em2=502 V ≈ V 电流表示数 I =ER + r=9 + 1 A = A 电压表示数 U = IR = 9 V = V (4)130 s 内线圈转过的角度 θ = ωt =30060 2π 130=π3 该过程 Δ Φ = BS - BS cos θ =12BS 答案: (1) e = 50 sin 10π t V (2) V (3) V 4 A (4)14π C 所以,由 I =qΔ t, I =ER + r, E =N Δ ΦΔ t得 q = I Δ t =NBS2  R + r =100 1π 2  9 + 1  C =14π C 2 - 1 : (2020 天津理综 ) 如图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乙中曲线 a 、 b所示,则 ( ) A .两次 t = 0 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B .曲线 a 、 b 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 2 ∶ 3 C .曲线 a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 25 H z D .曲线 b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 10 V 解析: 由交变电流的图象获得最大值、周期等信息,结合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求解. A .从图象可知,两次转动都是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故A 正确. B .从图象可知,曲线 a 、 b 对应的线圈转动的周期之比为2 ∶ 3 ,则转速之比为 3 ∶ 2 ,故 B 错误. C .由图象可知曲线 a 的周期 Ta= 4 10- 2 s ,则曲线 a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 fa=1Ta= 25 Hz ,故 C 正确. D .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 E m = nBSω ,则曲线 a 、 b 表示的交变电动势的峰值之比 E m a ∶ E m。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