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8内容摘要:
9.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 , , , , 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 【 学习感悟 】 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感到困难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级 日期 5. 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2) 执笔者: 吴 振华 审核者: 袁俊华 课型:新 授课 【学习目标】 通过实验认识时间测量的工具,学会时间的测量,会读机械秒表 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时间的单位,知道表盘的分度值 【 课前活动 】 : (1)教室每层楼高约 32_________; (2)课桌高度大约 70________; (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 m,若他测量及记录都是准确无误的,则测量的准确值是_________,估计值为 _________。 _________,这样就会产生误差,采取 ________可减小误差。 200 页书的厚度是 mm,这本书的每张纸的厚度是 ______μ m。 【 课堂学习 】 活动一: 一。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8
相关推荐
②游泳池水的实际深度比观察的 要深,这是 光的折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会经常遇到,例如,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向水下叉鱼时,总是向所看到的鱼的下方投叉,而不向看到的鱼投叉,大家桌面上有一只杯子,杯子中的水中有一条玩具鱼(或替代物),你能用塑料叉(相当于钢叉)学习叉鱼经验吗。 你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专门学习光的折射知识。 方法⑶:①播放两段“泰山日出”和“
__, ___, ___, ___, ___, ___。 2分别有怎样的换算关系。 3 小结 投影 1Km=____m 1dm=____m 1cm=____m 1mm=____m 1um=____m 1nm=____m 回答、补充 了解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长度: 1 原子直径 ____m,合 ____nm, 2 头发直径 ____m,合 ____um 3 彗星尾长度 ___m,合 ___km, 4
过程中的操作方法及步骤的优劣作出评价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纸片下落的快慢,现在我们就引入一个新名词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速度”。 大家将书打开到 P109, 速度( velocity)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我们一般用字母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 t 表示时间。 提问单位时间的相关问题: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单位时间很多
/ / 平行光 测焦距 E.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物像同侧 (vu ) 放大镜 一焦分虚实。 u=f 是成实像与虚像 的分界点, uf,成实像, U=f 不成像, uf 成虚像。 二 焦分大小。 u=2f是成缩小的像与放大的像的分界 点, U2f成缩小的实像, u=2f成等 大的实像 fu2f可 成放 大的实像。 uf 成放大的虚像。 成实像时,物近 像远像变大。 物距从远大于 2 倍焦距
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 ③你们在七年级已经用过显微 镜了,谁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属于凹透镜还是凸透镜。 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 方法⑶:①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②下同 ⑵。 二、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①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 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较近和较远的物体。
2、同样在自然交流的语境中呈现新词,扫清听力中的生词障碍,并且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听力内容,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 】2. 1 T: of of do s 3. 1【设计意图:该练习需要学生整合、转化听力材料,鼓励他们用不一样的动词或动词词组来造句,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本环节可为后续的听力任务及交流活动进行铺垫。 】4. at 2 to 1) s to of (2) is it to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