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内容摘要:
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 v0> 0, 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00, 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 v0< 0, 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00, a0,物体做加速运动 A 2.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BD 知识清单 从 v–t图象看加速度 1.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________随 ________的变化关系. 2.在速度 — 时间图象中,曲线的 ________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比值 ________就是加速度的数值. 1.速度 时间 2. 倾斜程度 Δ vΔ t 利用 v–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 1.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 “ 点 ” 、 “ 线 ” 、 “ 斜率 ” 、“ 截距 ” 、 “ 面积 ” 的物理意义. (1)点:两图线交点,说明两物体在交点时的速度相等. (2)线:若为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为曲线表示变加速运动. (3)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4)截距:纵轴截距表示 t= 0时刻的初速度,横轴截距表示速度为零的时刻. (5)面积:表示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综合拓展 2.选取 v–t图象中的一段为研究过程,根据纵坐标的绝对值分析速度大小情况,利用横坐标的正负了解速度的方向. 3.利用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分析加速度的情况.在图线上取两点, 由 可知该过程的平均加速度, a的正负反映与方向的关系. 特别提示: 图象可以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情况.学习中要注意分析点、线、斜率、面积等的含义. 尝试应用 1.关于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速度 — 时间图象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C.速度 — 时间图象与横轴所包围面积的数值等于该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 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象是直线 D 2.如右图所示为某运动质点的速度 — 时间图象,从图上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OA段加速度的大小大于在 BC段加速度的大小 B. OA段质点通过的距离小于在 BC段通过的距离 C. OA段的运动方向跟 BC段运动的方向相反 D. OA段加速度的方向跟在 BC段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D 加。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相关推荐
电流流向由西向东时 ,其下方的小磁针 N 极偏向北边 点击查看题图 关闭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答案 :C 解析 : 为使小磁针能产生明显的偏转 ,实验时应使电流流向沿南北方向 ,B 、 D 选项错误 . 当电流流向由南向北时 ,由安培定则判断其下方的磁场方向由东向西 ,故小磁针 N
力的大小不仅与速度的大小有关 ,还与其方向有关 ,由此判断 A 项错误 .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 B 项错误 ,C 项正确 .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不做功 ,不改变运动电荷的动能 ,D 项正确 .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洛伦兹力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 1 . 静止电荷在磁场中不受洛伦兹力作用 .
理量.因而,运用图象探究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特别提示: ,使图象分布在坐标平面的中央面积上. 2.作图时,应让曲线连接尽可能多的点,不能连接的点应分布在图象两侧且点数大致相同,以减小偶然误差. 尝试应用 1.在用打点计时器做 “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的实验时,下列关于 v–t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只需测出两组数据,确定出 v–t图象中的两点
的瞬时速度之和除以 2来求: 3.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瞬时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不能说某时刻瞬时速度很大,则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也很大.因为平均速度反映的是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只反映某时刻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v = v 0 + v t2 . (2)在匀速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同 . 特别提示: 平均速率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切要注意
目镜和物镜属于凹透镜还是凸透镜。 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 方法⑶:①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②下同⑵。 二、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①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较近和较远的物体。 ②设计一个 表格记录下较为准确地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目镜 ( f= cm) 物镜 ( f= cm) 目镜与物镜间的距离 观察近处物体的结果
座上(或水平桌面上)至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点燃蜡烛,并调节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 成像探究 】 使烛焰从距凸透镜教远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⑴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v = ⑵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v = ⑶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