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3熔化和凝固9内容摘要:
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 39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 [来源 :学 .科 .网 ] 如图 228(b)把松香碾碎后放入烧杯中,在松香中插入温度计,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 ,用酒精灯加热,每隔 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松香状态的变化,直到 松香全部熔化后 5min为止。 如图 228(a)把碎 冰块放入烧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 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的变化,直到冰熔化后 5min为止。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工,一位学生看时 间,一位 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察物质状态, 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表格中。 教师巡回指导,控制实验时间。 [分析与论证 ] 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图 229和图 230中分别画出冰、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教师将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及图像投影,分析不同线段中冰和松香是吸热还是放热。 温度如何变化。 处于什么状态。 完成填空: (1)松香加热后,发现 ;在松香熔化过程中,温度。 (2)当温度低 于 0℃ 时,可以发现冰。 (有、没有 )熔。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3熔化和凝固9
相关推荐
组装实验,在锥形瓶中放入少许樟脑粉,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仔细观察现象并思考。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拔。 生 4:看到了樟脑逐渐变少,同时看到了白色气体。 在锥形瓶的上方还看到了白色固体。 生(齐):没有。 生(齐):象雪花状,很好看。 摸树枝有热的感觉。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说 明 实验讨论、交流 5分钟 学生举例并解释 15分钟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3、求标准较高。 写作更加强调语言的正确性,逻辑性和艺术性。 时难点 在设计本课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操作上的难点,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采用逐步提高,课堂设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由教师帮学生搭建脚手架,给与学生参照引领,逐步过渡到独立完成诗节写作。 虽说诗歌并不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诗歌作文,是八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新的写作形式,过去都是采用仿写的方式处理。 而本堂课想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处理诗歌写作
微粒,当时查德威克正好在下面听,这样的语言引起了他的重视。 遗憾的是居里夫妇没能听到这场精彩的演讲,所以在一次研究中偶然发现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当时他们也无法正确解释,认为是一种已知的粒子。 查德威克在读了居里夫妇的这篇论文后立即重复他们的实 验,最终得出这种可以很容易就穿透 2cm的铅板的射线就是中子流。 问:大家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微粒的大小 大家把课本翻到 32页
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蒸发和沸腾 它 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 发生地点不同; 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答:能; 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 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 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教学阶段与 时间分配 二、教学过程
点是 48 ℃。 我们实验用的海波不纯,熔点低于48 ℃。 教师: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 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的形状。 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1)DE段。 海波是 ____态, ____热 (填 吸 或 放 ),温度 ______。 (2)EF段。 海波的状态是 ______, ____热,温度 ______。 (3)FG段。
2、 : is to to , do in Do we a on ? s a of do do : of of T: Do s of do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学会调查的第二步根据调查目的设计相关问题。 】2. 2T: s of , ets 【设计意图:将 是调查的第三步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结果。 】3. 2 T: To it to a s a to a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