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内容摘要:

同作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即:无产阶级同沙皇专制制度和垄断资本的矛盾,农民大众同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富农的矛盾,国内少数民族同沙皇政府的矛盾,俄国人民同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沙皇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 俄国由此成为了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由于俄国社会各种矛盾 错综复杂的情况,决定了俄国的无产阶级面临着比其他任何国家无产阶级更为重大的革命任务。 所以,俄国的无产阶级对对成熟的革命政党和革命理论的需要就尤为迫切。 虽然,俄国工人运动开展斗争较西欧各国要晚,但革命发展的迫切要求使俄国无产阶级的成长迅速。 二、帝国大厦的坍塌 1.二月革命 ——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1917 年 3 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这是一场自发的革命,主要目标是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属于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由于 俄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二月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广大工人和士兵的力量取得的, 起义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彼 得格勒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 这样,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注:在讲述时,要给学生讲清二月革命的性质,对于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关系,学生容易产生疑问,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重点分析讲述。 ) 布尔什维克的意思及由来 :俄文的音译,意为多数派。 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制订党纲、党章时,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选举党中央领导机关时获多数,故名。 此后,布尔什维克即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代称。 苏维埃 : 俄语的音译,原意为会议,后特指苏联的政权机关──工农代表会议。 苏维埃在 1905 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作为领导起义的机关首次出现。 1917 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它成为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立的第二个政府。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它成了全国各级国家机关。 2. 《四月提纲》 —— 指明革命方向,准备和平夺权。 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