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政治8年级下册8课时123张)内容摘要:
)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能够自觉地尊重和维护隐私及隐私权,是现代文明的标志。 还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的具体表现。 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 注意 】 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不属于侵权行为。 己的隐私权。 隐私权受到侵害后,我们应运用法律武器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可以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什么是隐私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例 1 下列属于个人隐私的有 ( ) ① 家庭住址 ②财产状况 ③社会交往 ④违法犯罪事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应对策略 ] 本题要根据隐私的含义和内容进行筛选。 隐私是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④“违法犯罪事实”涉及公共利益与群体利益,不仅仅是个人私事,不属于个人隐私;个人的隐私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私人领域,①②属于私人信息,③属于个人私事,都属于隐私。 ①②③正确。 [答案 ] A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例 3 以下为某同学写给“阳光驿站”心理咨询室的一封信。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给这位同学写封回信,解答困扰她的问题。 : 你好。 我是一名八年级女生,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把我从原来的学校转到目前的学校就读,班里几名同学经常问我转学的原因,还问一些我家里的事。 我不愿把这些事告诉他们,结果他们就说我家的人一定做了违法或不道德的丑事。 为此,我很苦恼。 请问:不愿告诉别人的事就是丑事吗。 面对这几名同学的做法,我该怎么办呢。 学生: 你的回信 (在信中如需出现姓名和学校名称,请用 代替 ):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答案 ] 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 如果不愿告诉别人的事,只要没有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就不能称为丑事。 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你有权不把家里的情况告诉别人;告诉这几名同学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蓄意打听或刺探你家的情况是错误的;如果这几名同学继续他们的错误言行,你可以请老师做他们的工作,严重时甚至可以采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多与同学进行交往,增进友谊,尽快融入新的集体中去。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 探究点二 保护隐私 例 4 阅读剧本 《 拆信风波 》 ,分析问题。 时间:星期天早晨。 地点:女儿的房间。 人物:妈妈,女儿 (某校八年级学生 )。 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在女儿面前。 妈妈:“你还有心思搞好学习吗。 ” 女儿:“ (惊讶地 )你有什么权利拆我的信。 ” 妈妈:“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 ” 女儿:“ (砰地关上门 )我的事情从今以后不用你管。 ” (1)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剧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 (2)为消除母女间的隔阂,请你向剧中的“妈妈”和“女儿”提出建议。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应对策略 ] 对于类似的生活风波我们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认识:一是父母拆看子女信件、偷看子女日记、老师拆看学生信件即便是出于教育、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也是违法的,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二是作为子女一方,不宜将矛盾激化,要理解父母这样做是出于对自己的关爱,与父母冷静沟通,指出父母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多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特别是在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时、出现烦恼时,要及时寻求父母的帮助,这样既能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又能打消父母的疑虑,防止“私拆信件”、偷看日记等侵权行为的发生。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答案 ] (1)妈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妈妈对女儿有教育和监护的权利;但私拆女儿的信件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妈妈对女儿的教育方法是不当的。 女儿有维权意识,但一味地拒绝妈妈的教育和监护是不对的。 (2)做妈妈的,要多与女儿沟通,平等对待,尊重女儿的隐私权,讲究教育方法。 做女儿的,要正确对待妈妈的教育,主动汇报自己的交往和学习等情况,认真学习,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例 5 [2020黄冈 ] 依法维权 深圳市刘某于 2020年成立信息咨询公司,非法从他人处购买约 300万余条公民的个人信息,提供寻人查址、跟踪背景调查、银行房产户籍调查等服务,并向客户收取高额费用。 2020年底,刘某以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批准逮捕。 (1)刘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2)法律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有何意义。 (3)假如此类侵权行为发生在你身上,你应该怎样做。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应对策略 ] 本题综合考查有关隐私权的知识。 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材料中刘某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第(1)问据此回答。 第 (2)问要从“对公民个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认识到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第 (3)问结合所学知识要答出正确维护隐私权的方法。 第 13课时 │ 隐私受保护 [答案 ] (1)隐私权。 (2)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①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维护了个人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②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3)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形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 14课时 终身受益的权利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考点聚焦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考点 受教育权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设问 答案 育的含义和作用。 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作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 (2)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3)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 (4)教育对于个人一生的成败至为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权。 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义。 所谓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征。 (1)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的。 (2)义务教育具有统一性。 统一性,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 (3)义务教育具有公益性。 公益性,即不收学费、杂费。 公益性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受教育权。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受教育义务。 (1)公民应当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2)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应做到:①按时入学。 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3)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4)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之中,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教育的作用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例 1 湖北利川籍爱心人士孙廷建创业成功后,从没有忘记过自己因为知识的贫乏而受过的酸苦,走过的弯路。 2020年 7月 9日,孙廷建回到家乡恩施,与恩施高中和利川一中签署协议,设立 60万元助学基金,奖励两校共 100名优秀贫困学生,标准为每人每年 2020元。 他这样做是因为认识到接受教育能帮助人们 ( ) ① 摆脱愚昧,增长才干 ②在职业活动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 ③唤醒潜能、发展才智 ④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应对策略 ]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 ①②③④都能体现出教育的这些重要作用,都是正确的。 [答案 ] B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 探究点二 义务教育的特征 例 2 某镇居民江某认为读书无用,强令正在读初中的女儿辍学经商。 在学校和有关部门多次做工作无效的情况下,有关部门作出决定,责令江某立即送女儿上学,并对其处以 200元的罚款,但江某对此决定置若罔闻。 于是,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迫于法律的威慑力,江某表示立即送女儿上学。 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 ) A.公益性特征 B.强制性特征 C.自愿性特征 D.统一性特征 B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应对策略 ] 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的特征, A、 B、 D是义务教育三方面的特征, C不是义务教育的特征,可以先将 C排除。 然后再比较A、 B、 D与题干的关联程度。 “有关部门责令江某送女儿上学”“处以 200元罚款”“法院依法强制执行”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B是正确的; A中的“公益性特征”指不收学费、杂费,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D中“统一性特征”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 [答案 ] B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 探究点三 维护受教育权 例 3 [2020泉州 ]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是( ) A.春风所在学校取消了考试张榜排名的做法 B.父亲要求夏雨每天上午在家干农活,下午才去上学 C.学校开设各种活动课,秋云从中得到了锻炼 D.某企业为贫困学生冬雪提供助学金 B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应对策略 ] 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规定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我们要能够增强权利意识,能够分辨出哪些行为侵犯了我们的受教育权,本题的考查目的也正在于此。 A中学校“取消考试张榜排名的做法”、 C中学校“开设活动课”符合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尽到了学校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B中父亲“要求夏雨上午在家干农活”的做法侵犯了夏雨的受教育权,没有尽到家庭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D中企业“为冬雪提供助学金”可以帮助她完成义务教育,保障她更好地享受受教育权,尽到了社会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 [答案 ] B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 探究点四 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例 4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应对策略 ] “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这是观点正确的辨析题。 答题时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判断这句话是正确的;第二步,说明这句话正确的理由,即为什么说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为什么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义务;第三步,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思想觉悟。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答案 ]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理由:①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②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受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公民的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公民享有、行使其他民主权利的重要条件。 ③受教育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主务,是每个中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今世界竞争激烈,焦点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受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公民对祖国和人民应尽的义务。 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刻苦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 第 14课时 │ 终身受益的权利 例 5 [2020襄樊 ] 学会学。中考一轮复习人教版政治8年级下册8课时123张)
相关推荐
顿第二定律得: mg s in θ - μ m g co s θ = ma 解得: a = g s in θ - μg c o s θ 由 x = v0t +12at2得: hs in θ=12( g s in θ - μg c o s θ ) t2 解得: t =2 hg s in θ s in θ - μ co s θ 由 v = v0+ at 得: v = at =2 gh s
3、固了这一语言点,语言点讲解注意到拓展学生知识面,介绍英语习语,并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语言点讲解结束后,教师自编了一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章,让学生用刚学到的短语填空,操练了重点语言点,巩固了学生对词义的理解。 】 ) of We In of (2) of to an 3) 计意图:连接词,又被称为胶水词,在习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环节初步介绍了其用法、定义,并列举了足够多的范例
1、1 一个不等式的 _解 , 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 _, 简称为不等式的解集 2 求不等式 _的过程 , 叫做解不等式 3 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 _上表示出来 所有集合解集数轴 不等式的解集 1 (2 分 ) 不等式 x 2 0 的解集是 _ _ _ _ _ _ _ _ 2 (2 分 )( 2 0 1 5 衢州 ) 写出一个解集为 x 1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_ _ _ _ _ _ _ _ _ _
时间 A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①⑤⑥⑧ B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⑦ C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 ②③⑦ D .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 ④⑤⑥ ( 1 ) 题目中哪些是物理量的单位。 ( 2 ) 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有哪些。 提示: ②③⑦。 提示: 米、千克、秒等 7 个基本单位。 [ 规范解答 ] 密度、加速度、长度、质量和时间不是单位的名称,而是物理量的名称
会觉得只有这些雪山才是强大的,强大得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将它们改变,于是他便明白,积雪的冈仁波钦是神山的原因。 ② 那天,当我们驱车从什布奇返回狮泉河的时候,太阳在一种乳 汁般的光晕中一颤就落下山了。 因为天将黑的缘故,我一路上都觉得高原像一个吃饱了的婴儿,安详地入睡了。 好好睡吧,沉睡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自足。 ③ 天很快黑了,高原上的一切都变得模模糊糊,静静地被淹没在了夜色中。 ④ 后来
( 3)、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说说 “ 过些日子鸭子请白兔吃饭会吃些什么。 ” 等几个问题。 情感朗读教学法: 《大纲》指出: “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 冶情感的作用。 ” 本课采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语句浅显易懂。 所以,我没作较多的讲解,而是采用多种朗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掌握规范的书面语言,从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如:同桌合作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