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2内容摘要:
活 动 说 明 生 活 物理社会 汇报交流: ( 7分钟) 活动:观察水的沸腾 ( 8分钟) 归纳小结: ( 2分钟) 讲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利用物理知识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坎儿井”工程。 下面请课前研究“坎儿井”的小组根据自己所查阅的资料给大家介绍关于“坎儿井”。 指导学生进行活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要求: 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温水,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 当水温升高到 90℃时,每隔 1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同时继续观察烧杯中水发生 的变化,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 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沸腾: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做沸点( boiling point)。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指导学生查阅课本上几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学生到讲台上就所了解的“坎儿井”的知识进行汇报交流。 按要求进行实验探究,( 1)描述实验中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 水中气泡在沸腾前 ___ ______________, 沸腾时_____________。 水的声音在沸腾前 ___ __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___。 ( 2)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 3)根据所作图像分析: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_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实验中水的沸腾温度是 ____℃。 停止对水加热,水 _____( 能 /不能)沸腾,可见,沸腾 _______(需要 /不需要)吸热。 沸腾时,水从 _________态变成 _______态。 看书,了解几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后,思考老师所提问题。 教师在实验时加强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注意正确使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切勿碰翻,小心烫。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22汽化和液化2
相关推荐
, 掌握两者的形状相同 , 只是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不同 , 可以通过相互平移得到 . 1. 关于三角函数的图象 , 有下列说法: ① y= sin |x|与 y= sin x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 ② y= cos(- x)与 y= cos |x|的图象相同; ③ y= |sin x|与 y= sin(- x)的图象关于 x轴对称; ④ y= cos x与 y= cos(- x)的图象关于
2 k π +5π4, 2 k π +9π4( k ∈ Z ).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问题 (1) cos-235π 与 cos-174π ; (2) sin 19 4176。 与 cos 160176。 ; (3) sin 1 , s in 2 , sin 3. 思路点拨: 观察角 ―― →诱导公式转化为同一单调区间内的角――
数改为 y = ta n-12x +π6,则其单调区间是什么。 解: y = tan-12x +π6=- tan12x -π6. 由-π2+ k π <12x -π6<π2+ k π , k ∈ Z . 得-2π3+ 2 k π < x <4π3+ 2 k π , k ∈ Z . 即该函数的递减区间是-2π3+ 2 k π ,4π3+ 2 k π
步的速度是 5 m/ s,若人点燃导火索后需离爆破点 400 m 才安全。 某次爆破中,使用的是长度为 70 cm的导火索。 点完火后,该爆破手能 安全地撤离吗。 [课堂反馈 ]: 1.一个中学生正常步行 20 min 通过的路程约为 ( ) A .1 400m B. 14 km C. 500m D .5 km 2.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
_______________。 ( 4)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7℃ ,读作 _______________; 北方最低气温为 ℃ ,读作 _______________; 先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再结合你们的实验合作探究,请归纳出科学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 1)测量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观察你所使用温 度计的量程是
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 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③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 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 L。 ⑴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⑵为使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不超过其量程 , 应该注意选择 量程比较 的测力计和选择活塞面积比较 的 注射器 (均选填“大”或“小”)。 ⑶ 根据以上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