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第1课时内容摘要:
3、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北移较快 B南半球北移较快C北半球南移较慢 D南半球南移较慢7自 2014 年 6 月 12 至 7 月 13 日,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了()A8 B4C12 D16答案 5 题,6 月 12 日至 7 月 13 日,地球位于夏至日(远日点) 附近,为图中附近。 第 6 题,7 月 13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第 7 题,由于太阳直射点每 3 个月跨过的纬度约是 24,即每月约跨纬度 8。 二、综合题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导学号 07160061(1)在图外侧弧线上填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 6、X 天 98 的天数是 导学号 07160065 ()A103 B111C113 D1175引起其极昼、极夜时间不等长是由于()A地球的自转周期的变化B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速度不同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D地球是不规则球体答案 4 题,南北半球纬度相同地区极昼期与极夜期时间之和相等;第 5 题,同一地点极昼期和极夜期不等长,是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公转速度不同造成的。 6(2015深圳高一检测)下图中 Q,若 地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图中 示平面上,则角的度数是 导学号 07160066 ( )A2326 B4652 C6634 D不能确定答案中 地轴, 直,为赤道,太阳直射点在图中 面上。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3节 第1课时
相关推荐
面。 (教师把摄像头对准鼓面,在上面撒些彩色泡沫。 )(学生提出用乒乓球也可以)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大家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教师:现在,关于响度,我们现在可以怎么说。 学生: 声音的响度与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也越大。 教师:换个声源试试。 (敲击音叉发声,教师同时说明 — 音叉是实验室的发 声工具) (用细线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敲击后的音叉
演示实验: 1.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不同距离处,播放同样的声音。 学生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强弱。 2.将收录机放在距学生一定距离处,第一次,直接对学生播放,第二次,在其前面放一纸喇叭,对学生播放同样的声音。 师;声音的响度还与那些因素有关 ? 生:距离、扩音设备、声音散出去的程度„„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并板书。 4影响响度的其他因素;与发声器的距离、声音的分散程度。 (二 )音调的教学
3、王星、海王星,由此可以判断图中各行星序号。 第 6 题,由于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所以其表面温度高于地球。 二、综合题7读下图,若该图为太阳系中八颗行星排列顺序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 07160016(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_)写出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的代表字母:_、_。 (3)小行星带位于_和_( 填字母)轨道之间。 (4)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_向_
放性思维并 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这也是一个简洁的探究过程 (淡化具体的探究过程的名称) 二、 声音 的传 播 再列举一些其它发声的事例。 敲 桌子发声时,你能感受到桌子的振动吗。 怎样做才更有说服力。 简要评价各种方案,并推荐效果明显的方案。 追加实验:音叉发声时,如何感受振动。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来源 :Zamp。 xxamp。 ] 提 出问题: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3、现象多发答案 3 题,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色球层及日冕层可见。 第 4 题,黑子发生在光球层。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 第 5 题,太阳活动活跃时,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导致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流星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 极光发生在较高纬度,曾母暗沙在赤道附近,极难见到极光。 太阳活动活跃时,往往自然灾害多发。
多世纪来,人类能源消耗的情况。 学生看完后,老师利用多媒体显 学生看书 学生谈你所了解的能源消耗情况。 通过图片及讲解使学生形象的了解能源及消耗情况。 示一些有关近年来能源消耗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叫学生讨论交流, 21 世纪的能源趋势是怎样的。 [来源 :Z+xx+] 能量转 化与效率 同学们看课本99页图 1824了解白炽灯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情况。 我们再来看小娇车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