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1内容摘要:

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中的致冷物质从 R- 12(氟利昂、二氟二氯甲烷, CF2Cl2)到 R134a。 保护卫星或火箭的整流罩内部的隔热层和外表面涂层。 从铅锌电池、镍电池、锂电池到硅光电池、氢电池、燃料电池。 从石器、铜器、铁器到各种特种异型钢材、记忆合金、纳米材料。 人工增雨用到的固态 二氧化碳(干冰)或液态氮、碘化银,家庭厨房中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燃气,医院里的液态氧,用于运载火箭的燃料液态氧和助燃剂液态氢„„ ( 2)物态变化规律的利用 —— 从蒸汽机到热管。 教科书集中讨论了两个典型例子,蒸汽机和热管。 教学中当然不宜涉及技术应用细节,但教师对之应有更多的 领悟和感受,以便灵活应用于教学设计。 水沸腾变成蒸汽 不仅能提供动力(含蒸汽机和蒸汽轮机),还为城市的集中供热提供了优越的方式。 蒸汽机曾经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轮机、燃气轮机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 热管在航天技术中的神奇妙用,得 赖于它的特殊结构,但其核心的部分应是它对物态变化规律的运用。 此外,热管还用于核电站、大型电机和电子系统的散热冷却。 值得提及的是,未来全长 1142km的青藏铁路建设中,将迎对 550km 终年冻结的冻土区,为了达到稳定地基的目的,建设者们将广泛采用通风管路基、热桩(热管)、碎块石调温路基等冻土工程技术,这些都是物态变化规律的广泛应用。 其实热管的应用远不止于此。 热管也并不神秘,学生完全可以自制热管、热桩。 本部分应将热管作为教学的载体,重点组织学生参与。 教师应在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热管,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艰辛和成功的愉悦。 教科书给出的设计题目是用热管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教学中也可改为大型冷藏库设计热桩;为输油管道、工业和民用建筑、水坝设计热桩;甚至可以设计大热管,高效地提取地球内部的地热,直接用于发电或采暖„„ ( 3)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生活 本段内容在逻辑上与“材料的发现和利用”、“物态变化规律的利用”是一脉相承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