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1内容摘要:
家用电冰箱、空调器中的致冷物质从 R- 12(氟利昂、二氟二氯甲烷, CF2Cl2)到 R134a。 保护卫星或火箭的整流罩内部的隔热层和外表面涂层。 从铅锌电池、镍电池、锂电池到硅光电池、氢电池、燃料电池。 从石器、铜器、铁器到各种特种异型钢材、记忆合金、纳米材料。 人工增雨用到的固态 二氧化碳(干冰)或液态氮、碘化银,家庭厨房中的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燃气,医院里的液态氧,用于运载火箭的燃料液态氧和助燃剂液态氢„„ ( 2)物态变化规律的利用 —— 从蒸汽机到热管。 教科书集中讨论了两个典型例子,蒸汽机和热管。 教学中当然不宜涉及技术应用细节,但教师对之应有更多的 领悟和感受,以便灵活应用于教学设计。 水沸腾变成蒸汽 不仅能提供动力(含蒸汽机和蒸汽轮机),还为城市的集中供热提供了优越的方式。 蒸汽机曾经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轮机、燃气轮机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 热管在航天技术中的神奇妙用,得 赖于它的特殊结构,但其核心的部分应是它对物态变化规律的运用。 此外,热管还用于核电站、大型电机和电子系统的散热冷却。 值得提及的是,未来全长 1142km的青藏铁路建设中,将迎对 550km 终年冻结的冻土区,为了达到稳定地基的目的,建设者们将广泛采用通风管路基、热桩(热管)、碎块石调温路基等冻土工程技术,这些都是物态变化规律的广泛应用。 其实热管的应用远不止于此。 热管也并不神秘,学生完全可以自制热管、热桩。 本部分应将热管作为教学的载体,重点组织学生参与。 教师应在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热管,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艰辛和成功的愉悦。 教科书给出的设计题目是用热管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教学中也可改为大型冷藏库设计热桩;为输油管道、工业和民用建筑、水坝设计热桩;甚至可以设计大热管,高效地提取地球内部的地热,直接用于发电或采暖„„ ( 3)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生活 本段内容在逻辑上与“材料的发现和利用”、“物态变化规律的利用”是一脉相承的。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5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1
相关推荐
3、干旱加剧,而大气层发生磁暴、河流三角洲向海洋推移及臭氧层空洞的扩大皆与之无关。 (2015山东临沂高一质检)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 2100 年将升高4050 厘米。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回答 45 题。 导学号 071602784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滩涂面积减少淹没部分耕地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A BC
76cmHg= 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来源 :学科网 ] 说明: ⑴ 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 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 ;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 小。 ⑵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 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 m ⑶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 不变 ,将玻璃管倾斜,高度 不变 ,长度 变长。 ⑷若外界大气压为 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
4、。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 78 题。 导学号 071603397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afhg Be f hdCc abd Ddab 循环中的()Aa 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 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 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 环节为水汽的输送答案 7 题,海陆间循环应包括海洋和陆地及水汽输送、径流等环节。 第 8 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
忽略,“确定”一词应理解为“有且只有” . 2.通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为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圆的内接三角形.只要三角形确定,那么它的外心和外接圆半径也随之确定了. 学习难点 : 分析作圆的方法,实质是设法找圆心.过已知点作圆的问题,就是对圆心和半径的探讨. 学习方 法 :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法 . 学习过程 : 一、举例: 【例 1】
3、答有关问题。 导学号 07160429(1)图中 A 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地区,是因_作用强烈而形成。 (2)图中 F 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_风,是由风力的_和_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_ 、_和_。 (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 属于 _岩,C 属于_ 岩,其中在 C 岩体周围附近又有可能形成_岩。 C、E、D 所代表的三种岩石
3、漠中C渔业衰落,失业问题严重D对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很小答案于从锡尔河和阿姆河大量引水灌溉,使入湖水量减少,造成咸海面积不断减少。 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二、综合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 07160384材料一2015 联合国确定的第 23 个“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第 29 个“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