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上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内容摘要:
8年 85万多人。 材料 2 对人民的压榨: 1912~ 1919年田赋增加了 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 3倍,印花税增加了 6倍。 材料 3 从 1916~ 1919年 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 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 、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 、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材料 4 据统计 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 ; 1914年输华货值 ,1919年增至 ;美国对华贸易额从 1913年 1919年 关两。 材料 5 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 1916~ 1918年日本对华借款 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结合材料思考:( 1) 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 2)一战期间仍加紧对华侵略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 ( 3)控 制段祺瑞政府以图实现其独霸中国目的的是哪一国。 生:(以组为单位阅读材料,分析概括) 师: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革命运动的爆发不可避免。 投影第三组材料: 1919年 1月巴黎和会召开,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全权代表陆征 祥等参加。 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如下: 材料 1 ( 1)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 2)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 3)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 占有的特权。 材料 2 “和会”议长克里蒙梭以其不在和会权限之内,拒绝讨论第一项和第二项内容;山东问题,日本在战中获得的权益已由英、法、意得以承认,以及中日双方曾有的换文,故日本拒绝交还在山东的特权。 材料 3 和会规定德国应归还八 国联军入京时夺取的中国的天文仪器。岳麓版八上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
相关推荐
形成的。 ” (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 2)七 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 ( 3)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表示 “ 准备应战 ”。 ( 4)国民党正式接受中 共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的主张,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 5) 1937年 9月,国民党正式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这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二
的序幕。 然后教师指出:公 车上书后,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不断发展,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进一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1898年 6月,光绪帝下诏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 戊戌变法。 二、保国会的成立:按书中材料讲清保国会成立的背景和目的即可。 三、百日维新 屏幕显示 百日维新 的内容,教师设问,引导学生 分析。 师:哪些内容 会损害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生
民主义 孙中山在 1912年 11月的《民报》创刊号《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 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满清贵族物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也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侵略势力。 民权主义是孙中国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指创立民国的内容,就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 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这实际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 正如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的: “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 2.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