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上红军长征内容摘要:
在遵义会 议上作出的重大决议和通过比较会议前后红军长征截然不同的状况,来认识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从 而突破难点。 学科王 [教学方 法 ] 1.指导学生回忆、联系已学的四次反“围剿”知识,阅读楷体字关于博古、李德错误的军事指挥及危害,比较胜利和失利的原因。 2.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 本课要按长征路线,依次找到红军经过的省份、江河,找到重要地名(地点),了解发生在那 里的历史事件。 学科王 3.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 时,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 如比较、联系等。 要注意现 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4.组织、指导学生在课外赏析毛泽东 在长征时期写的其他诗词,阅读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斯诺的《西行漫记》等文学作品,欣赏、学唱《长征组歌一红军不怕远征难》,观看反映长征的电影、电视剧和专题片等,并交流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 ] 1.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略加解释。 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 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 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学生可能会提出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的问题,教师可以联系前一课学习的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四次“ 围剿”的内容,指出胜利的原因;而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岳麓版八上红军长征
相关推荐
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 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这实际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 正如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的: “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 2.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学生归纳后教师总结强调)
8年 85万多人。 材料 2 对人民的压榨: 1912~ 1919年田赋增加了 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 3倍,印花税增加了 6倍。 材料 3 从 1916~ 1919年 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 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 、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 、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材料 4 据统计 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 ; 1914年输华货值
事实的方法和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科王 ( 1)了解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 事变,认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 ( 2)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 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 辈们为 榜样,树立为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 重点:西安事变。 难点: 西安 事变的和平解决与抗
1、最新海量高中、件的相互独立性A 射中目标的概率为 射中目标的概率为 一次射击中,甲、乙同时射中目标的概率是( )5 、乙同时射中目标的概率是 案: 个红球,2 个白球,另一袋中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 2 个红球,1个白球,从每袋中任取 1 个球,则至少取 1 个白球的概率为( )A. B. C. 少取 1 个白球的对立事件为从 每袋中都取得红球,从第一袋中取 1 个球为红球的概率为
有什么显著特点 ?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进行归纳: 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1.古埃 及象形文字 出现时间: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发明人:古代埃及人 特点:用图形表示事物或概念 影响:是后来世界通用的字母文字的源流之一。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出现时间:公元前 3000 年左右 发明人:苏美尔人 特点:用木棒和芦苇杆等做笔, 用粘土制成半干的泥版做书写材料 ,把文字刻在泥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