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内容摘要:
4、遇后向上爬升。 _。 (4)气流相对上升的地区是_和_,那里一般是 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 气流相对下沉的地区是_和_,那里一般是_气压,天气特点是_。 (5)常年吹 C 气流的大陆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_。 常年受 B 气流控制的大陆中部和西部地区,气候特点是_。 答案(1)冬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2)丰富A 地 (西风带)气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运动中空气冷却,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的产生;而 B 地(信风带)气流流向低纬度,气温升高,不利于水汽的凝结和降水(3)副热带高气压带C 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 D 气流,被迫抬升(4)南北纬 60赤道地区低多阴雨天气南北纬 30极地高多晴朗天 5、气(5)终年温和湿润终年炎热干燥解析第(1)题,从图示看,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都在平均位置以南,尤其是赤道低气压带已越过赤道至南半球。 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第(2)题,从 A、B 两地的气流状况来看,B 地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汽不易凝结; A 地从低纬流向高纬,水汽因降温而容易凝结。 所以,一般地说,A 地比 B 地降水丰富。 第(3)题, C 气流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至纬度 60附近时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因暖轻而爬升。 第(4) 题,从图示看,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主要有赤道地区和南北纬 60附近地区,气流上升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两地多阴雨天气。 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主要是极地和南北纬 3 7、能在()A东非高原 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 D马达加斯加岛答案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压带,气流下沉,气候干燥。 从图中可知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北半球为冬季,此时湄公河流域降水较少,故为枯水期。 之间是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不可能受东南信风带影响。 读下图,回答 45 题。 导学号 071602334若该图中心为北半球的气压中心,P 点气压为 1 005 百帕,M 点气压为 1 000 百帕,则 M 点的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5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B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 10、,主要因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 (3)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气候、_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 答案(1)东亚地区:冬季(1 月)为西北风,夏季(7 月) 为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 (2)(3)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 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 0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小。 解析第(1)题,由图知,东亚地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 第(2)题,7 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 即;1 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即。 第(3) 题,受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的不同点可从气温、降水等方面比较。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版)习题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相关推荐
talking about? Now le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3)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感知对话内容。 3. 语言学习与操练 (1) 学生反复听对话录音,然后尝试回答教师在听对话前提出的问题。 (2) 在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进行延伸,提出问题,如:Yes,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 So
语音语调,跟读对话内容。 (4) 师生示范:教师手指其中一幅天气图标并用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提问学生。 请一名学生用 It’s...来回答,并参照下面活动或游戏图标用 Let’s...来表达自己想要参与的活动。 Tip: 学生在表达某种天气状况下参与的游戏或活动时,不必局限于书中的图片提示。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课本外的内容。
让学生整体感知 语 言。 (2) 教师再次播放歌谣录音,让学生感知季节词汇。 教师跟随录音用手指相应的季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帮助他们初步建立词汇的音和义之间的联系。 (3) 教师再次播放歌谣录音,让学生感知气温特点的词汇。 接着,教师呈现温度计图片和四个表示气温特点 的词汇。 之后,教师可将 warm移至 spring的旁 边,然后说: It’s warm. Spring is
一种手段,不要求学生马上输出,只让学生借助情境整体感知一下新的语言即可。 3. 词汇学习和操练 (1) 学生听词汇的录音第一遍只听不读,第二遍跟读。 (2) 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并带领全班认读,然后分别请学生读。 Tips: 1. 教师带读时,要引 导学生注意字母的发音规律,并借助图片和首、尾字母提示整体识别单词。 2. snowman和 football 是组合词,教师可用 snow+man和
3、查有关地质构造的判断应用能力。 第 3 题,乙处埋藏浅,且为背斜,不易渗水,顶部出露地表,不易储气,比较安全。 第 4 题,背斜(a 处)是良好的储气构造,可能导致瓦斯爆炸,向斜(b)处是储水构造,开采中易发生透水事故。 第 5 题,沿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而发育成沟谷河流。 读图,回答 67 题。 导学号 071604536从成因上看,山地 M 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3) 第三遍阅读并回答: What’s on the first/second/third floor? 并用波浪线或括号标注出来。 当学生读完后两个人一组进行交流。 Tip: 如果学生的能力较强,还可以提出一些更为开放性的问题,如: What do you know from the passage? Do you like his school? 等,在学生独立阅读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