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二11机械功03内容摘要:
的公式: W = Fscosα(适用条件是 F 必须是恒力) 用小黑板或多媒体投影出示下列表格 α的取值 cosα W 力对物体做功情况 α = 0 0 α π 2 α = π 2 π 2 α π α = π 让学生阅读课本 P5 后,由 小组讨论得到结果,填入表格中。 α的取值 cosα W 力对物体做功情况 α = 0 1 W = Fs 力对物体做正功 0 α π 2 大于 0 W = Fscosα 力对物体做正功 α = π 2 0 W = 0 力不做功 π 2 α π 小于 0 W0 力对物体做负功 α = π 1 W = Fs 力对物体做负功 问题 3 求出图甲中恒定推力 F 对小车所做的功 W1。 预测 1 W1 = Fs 预测 2 W1 = Fscos150176。 = 32 Fs 预测 3 W1 = Fscos30176。 = 32 Fs 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根据物理情景来判定公式 W = Fscosα 中的夹角 α,指出 W1 = Fscos30176。 = 32 Fs 是正 确的,依据是将代表力 F 与位移 s 的箭尾移到同一点如图丙所示,再看它们之间的夹角。 并指出 W = Fs 只适用于恒力 F 与位移 s 同向的情况。 问题 4 求出图乙中恒定拉力 F 对小车所做的功 W2。 预测 1 W2 = Fs 预测 2 W2 = Fscos150176。 = 32 Fs 问题 5 试比较图甲、乙中力 F 对小车所做的功的大小。 预测 1 W1 W2 预测 2 W1 = W2 说明 设置以上几个问题是为了进一步理解正负功的含义。 教师指出:功是标量,其大小的比较,是取绝对值 进行比较的, W1 = W2才是正确的。 又如做功 9J 1J, 1J 3J, 5J = 5J。 [板书] ⑵ 正功与负功表示两种相反的做功效果。 功是标量,功的 “正 ”、 “负 ”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既不能说 “正功与负功方向相反 ”,也不能说 “正功大于负功 ”,正功和负功是借以区分谁对谁做功的标志。 虽然力与位移都是矢量,功却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功和负功之分,那么 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 在图甲中,推力 F对小车所做了 32。鲁科版必修二11机械功03
相关推荐
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提出了“能量转化效率”),它是转化为有用功的能量跟输入能量的 比值 有用的能量 能量的转化效率= —————— 输入的能量 二.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1.实验演示,观察现象 (1)逐渐降低的秋千 (2)手融化冰块 提出问题 (1)秋千慢慢降低说明什么。 (2)冰能自动融化吗。 这说明什么。 (3)秋千降低后能自动恢复原状吗。 (4)要实现以上现象应该如何办。 分析可知
1、最新海量高中、单的逻辑联结词【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先自学课本,理解概念,完成导学提纲;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学习目标】1. 了解“或” “且” “非”逻辑联结词的含义;2. 掌握 的真假性的判断;,3. 正确理解 的意义,区别 与 的否命题;掌握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 与 点】了解“或” “且” “非”逻辑联结词的含义;【难点】掌握 的真假性的判断,关键在于 与 的真假的判断.,一
1、最新海量高中、项式定理A 项为含 n 等于( )开式的通项是 =(-1)kk0,1,2, n,因为当 k+1=4 时, ,所以 n= x+1)5x+1)4+10(2x+1)3x+1)2+5(2x+1)结果是( )A.(2x+2)5 .(2 式 =(2x+1)=(2x)5=x 的负整数指数幂的项数是( )开式的通项是 =,由 0 r10,且为负整数,得 r=4,6,8,10,即有 4 项含 x
doing? Does he like the class? Why? 在讲解图 2 时,教师需要通过其他词,如 boring,或 其他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图 2中 interesting 的含义。 还可以与学生聊聊 是什么,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问一问学生: Do you know what “” is? Do you know how to use it? Do you often use it?等
读词,如 c • ake — ► cake。 1 • ake — ► lake。 m • ake — ► make。 t • ape — ► tape。 n • ame — ►name。 f • ace — ► face。 (5) 教师再出示一些含字母 a 的开音节单词,尝试让学生拼读,如: fate, mate, same。 (6) 引导学生观察开音节单词的外形和发音,尝试总结其 发音规律。
可以结合前后句的内容,解释考查词句的特定含义。 ④ 注意文题。 有时文题直接透露主要信息。 板书设计 修改文章 待人厚 送客 复信 作文做人 律己严 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 速读课文,梳理思路。 (重点) 2.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难点) 3. 理解写法,把握形象。 (重点) 4. 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难点)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梳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