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2篇内容摘要:
植:立起 芸:通“耘”,耕耘 拱:双手下垂而立,比喻恭敬 止:留宿 食:给食,使„„吃 见:使„„见 明日:第二天 反:通“返”,返回 行:出门 义:宜 节:礼节 废:废弃 如之何:怎么能 洁:使„ „纯洁 大伦:重要的人际关系,这里引申为君臣之义 行:实行 3.几个句子 子路行,以(之)告(子):省略句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判断句 4.子路最后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说明孔子及其弟子都知道了自己的主张是无法实行了。 请问,子路是从哪里知道的。 „„ 丈人是个精英,他懂得礼 ——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他懂得长幼有节,但是他不仕,废“君臣之义”,甚至反讽孔子 —— 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由此子路知道。 (五) , , 1.朗 读,翻译 2.重点词语 晨门:主管城门晨夜启闭的人 奚自:即自奚,从哪里(来) 是:这,此人 与:通“欤”,吗 磬:动词,击磬 荷蒉:挑着草筐 心:深意、心意 而:过了一会 鄙:偏狭 硁硁:击磬的声音 己:守己 而已:罢了 厉:穿衣涉水 提:提衣过河 果:坚决 末之难:没有办法诘难他 河:黄河 已:行不通 3.几个句子 奚自:介宾倒装 有心哉,击磬乎:谓语前置 鄙哉,硁硁乎:同上 果哉,末之难矣:宾语前置。 果哉,末难之矣 三.课内练习巩固 1.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子路行以(之)告(子) 鸟兽不可与(之)同群 丘不与(之)易也 2.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止子路宿:止,使„„留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食,给„„吃(饲) 见其二子焉:见,使„„拜见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使„„保持纯洁 怀其宝而迷其邦:迷,使„„迷乱 3.给下面短文加上标点。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 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 然哉。 ” 四.小结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 提问试卷基础知识 二.主要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他苍凉、无奈的行道生活。 1.参看孔子简历: (一)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 551 年 8 月 27 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 (今山东曲阜城东南 )。 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 3 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孔母颜征带着孔子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上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 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17 岁时,孔母颜征在因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心力交瘁而死。 (二)政治上的起落 公元前 501 年,孔子 51 岁,开始走上仕途,后因政绩卓著,升大司寇,并代理宰相。 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第五年春季,孔子 55 岁,齐国害怕鲁国强盛,采用反间计离间鲁国君臣关系。 孔子只好离开鲁国。 (三)周游列国 公元前 497 年,孔子 55岁,开始周游列国。 从 55 岁到 68 岁,共计 13年,孔子转辗卫、陈、鲁、宋、蔡、齐、楚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仁政、礼治思想,多次险遭不测,深陷囫囵,其间因兵、因饿等备受磨砺,尤其使孔子感到难过的是他的为政思想,做人理念没有得到大家。粤教版选修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2篇
相关推荐
结,每个人都 能为班集体建设作出最大的贡献。 探究活动二教材第 15~ 16页阅读与感悟 野雁的感觉 你还读过哪些相关的文章或图书。 谈谈你的感悟,与同学分享。 文章或图书名: 我的感悟: 答案:(示例) (1)文章《团结的蚁群》《企鹅的智慧》等。 (2)①我们生活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期望,各想各的,各做各的,班级就像一盘散沙,不可能成为一个我们为之自豪的集体。 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
认为老师 “ 躬亲 ” 有必要吗。 为什么。 答案: (1)有。 (2)身教胜过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 无穷的。 只有用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 老师的巨大作用在于作出榜样。 点拨:设置本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我们理解老师 具有的榜样作用,老师用人格的力量影响我们,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老师是我们的榜样,言传身教,用 人格的力量影 响我们,让我们受益终生。 老师是我们的朋友,尊重
一、 比较做功的快慢 阅读“活动 1”后,对于两位同学的说法,你有什么看法。 要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什么方法。 二 、 认识功率 在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 _________,即 _______________,若用P表示功率 ,上式可写成 _____________. 功的单位是焦 (J),时间的单位是秒 (S),那么功率的单
章中的老年人;有虽然赞成孔子却认为孔子不知时机的,比如上一章中的楚狂接舆。 孔子不是“辟人之士”,因为孔子不是躲避小人的人,而是力图改变或减少小人、增加君子的人。 如果天下多君子,那么,天下也就能有道;天下有道,百姓也就不会挣扎于水火之中。 “辟世之士”虽 然不能救天下,但不是孔子的志向之所在。 “辟世之士”是“与鸟兽同群”的人,这里的“鸟兽”不是咒骂,而只是指他们只知道保存自我,虽不害人
突出的特点,反映人物的生活境况和精神世界。 ( 2)用词准确、传神 ;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 3)描写中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以形传神。 ( 4)采用合理顺序,如: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等。 赏析 10段。 生:读到时心突然有一种被撞击到的感觉。 生:读时我的心想被无形的手兀地揪住了一般,狠狠地痛了一下。 他像一只受了伤的狮子,躲在黑暗的洞穴中,孤单地舔着伤口。 生
特点和思想状况。 所写之景是作者心灵的外化 高洁、幽静、清雅 —— 情趣 孤寂、凄清、幽怨 —— 格调 清冷、幽寒、 宁静、淡远 追求一种无人之境的宁静之美 清幽、寂寥 这种意境与柳宗元的人生际遇和其所受的思想文化影响有什么关系呢。 描绘清冷幽寒的画面 形成原因:佛家讲出世、重自然、追求平静、清幽的境界,对柳宗元的审美趣味影响很大。 佛教追求“禅定”境界,同高僧们潜心研读经典必需的清静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