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二5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04内容摘要:

行星能保持在某轨道运行的原因 .其实,这张图已隐含了飞船上天并绕地球运行的奥秘(如图) .牛顿认为 “ 由于向心力,行星会沿某一个轨道运动 .如果考虑抛体运动,这一点就容易理解了:投掷一块石头,该石头理应做直线运动,但是由于其自身重力,石头离开直线路径,做曲线运动,最终落回地面;投掷速度越大,落地点距投掷点越远 .于是我们假设随着速度的不断增大,石头在落地前画出 100或 1 000 英里长的弧线,直至最后超出地球的限度,进入空间永远不回到地球 .” 只要抛出的速度足够 大,被抛出的物体就会像月球那样不再掉下来,这实际上就是人造地球卫星或宇宙飞船上天的原理 . 1957年 10月 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高速穿过大气层进入太空,绕地球旋转了 1 400周,它的成功发射,是人类迈向太空的第一步,这就是苏联发射的 “ 人造地球卫星 ”1号 .该卫星为球形,外直径为 58厘米,质量为 83千克,发射于苏联的拜科努尔发 射场 很早以前,人们认识到月球是围绕地球旋转的唯一天然卫星时,就开始向 往着制造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 .1882~1883 年及 1932~1933 年曾两度举行了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活动,参加的各国学者集中研究了地球的各种性质和与太空飞行有关的各种因素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箭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已经看到:在积累了研制现代火箭系统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人造卫星已成为可能 .1954年 7月在维也纳召开的为 1957年 7月 ~1958年 12月“ 国际地球物理年 ” 进行准备的国际会议上,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计划委员会通过一项正式决议,要求与会国对于在地球物理年计划利用人造卫星的问题给予关注 .对此,美国 和苏联积极响应,并开始着手人造卫星用运载火箭的探索与准备工作 .1956年,苏 联获悉美国的运载火箭已经进行了飞行实验,而苏联正在研制的人造卫星较为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 .为了提前发射,苏联将原计划推迟,改为先发射两颗简易卫星 .1957年 8月 21日,苏联将 P─7 洲际导弹改装成的 “ 卫星 ” 号运载火箭首次全程试射成功 .同年 10 月 4 日,苏 联用 “ 卫星 ”号运载火箭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该卫星带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测量内部温压的感应元件、磁强计和辐射计数器,其姿态控制采用最简单的自旋稳定方式 .这颗卫星虽然简陋,但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