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田野动物调查三内容摘要:
引人入胜 二、 如何调查 :多媒体课件展示: 什么是调查。 教师说明:这是某中学实地调查的过程。 提问:调查包括那些步骤。 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学生 思考并 说 出 调查 的步骤 及注意事项。 互相补充、完善。 直观手段: 明确理论 科学探究: 指导实践 三、分组 : 将学生按小区 分组,共分 8 组,每组 6 人左右。 分配任务: 2 组:调查昆虫; 4 组:调查鸟、哺乳动物; 6 组:调查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多足动物; 8 组:调查蜘蛛、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各组推选一名组长 ,两名 采集员、两名记录员、一名发言人 ,并明确同学 们各自任务。 受任仪式开始:从老师手中接受写有任务的小红旗。 任务明确 不等不靠 重任在身 我荣组荣 四、制定调查计划 :多媒体给出问题 : 调查的范围 是哪里。 调查的路线 是如何设计的。 调查的 预案是什么。 调查是用 具 有那些。 提示:用铅笔。 各组讨论 ,制定 : 调查 范围,各组路线,两套以上预案,用具。 书面落实,一式两份,全组学生签字,一份组长保留,一份老师保留。 计划周密 胸有成竹 立责任状 诚实守信 五、设计调查表 :多媒体提示:调查的名称、 小组讨论 各有所长 调查地点、时间、调查人、调查目的、组别、调查记录整理、调查结论、调查评价等。 每组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调查表。 展现个性 不落俗套 拓展想象 六、 调查: 现场指导学生 : 观察 到了什么。 属于哪类动物。 形态特征怎样。 提示各组互通有无,组间合作。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范围:天空、树林、草地、田间、干土地、沙石地、湿土地、石下等。冀教版生物七上第二节田野动物调查三
相关推荐
4、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画出结构图表示整个系统对于包含从属关系的系统,由于其中至少包含一个“上位”或“下位”要素,因此也可以先将系统的主体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然后确定主体要素的“下位”要素(即从属于主体要素的要素),再逐步细化各层要素,直到将整个系统表示出来为止对于包含逻辑先后关系的系统,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画出各要素的图框
媒体用具可用光碟播放几种动物的呼吸方式。 教师准备:实验的材料,没有小白鼠可用其他小型哺乳类代替,扩大瓶子用家鸽等来代替,是两栖类与哺乳类。 简案: 师:导言: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 从呼吸的角度入手。 生:可能是腮的原因。 师:播放 VCD鱼、青蛙、鳄鱼、鸟类、蚯蚓、兔子的呼吸片断。 生:完成教材中 68页的表格,分小组完成。 师:给予恰当的提示,对于各小组不同的地方,互相补充。 生:完成实验。
酿酒 酿酒不喝酒 执着 虔诚 热情 慷慨 开会 苦中取乐 机智 幽默 和谐 融洽 品酒 热情 好客 豪爽 欢快 乐观 包容 四、主题探 讨 怎样理解“葡萄的精灵”。 穆敏老爹用心酿的饱含着“夏的阳光,秋的沉郁,冬的山雪和春的苏醒” 有“那伊犁河 谷的葱郁与辽阔”,有“往日的充满柔情的灵魂”的葡萄酒就是葡萄的精灵; 穆敏老爹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善良纯朴、虔诚慷慨、真诚宽容、热情好客的性格的精灵;
学科特点,结合 三 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 (二)初步尝试,探究新知 (三)教师引导,巩固新知 (四)强化练习,形成技能 (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具体阐述如下: 一、实物展示,问题导入。 1. 大家知道什么是计算机吗。 我们身边的(手指计算机)叫什么。 2. 计算机是人们发明的一种工具。 借助它我们可以做很多信息处理的事情
能完整地画出函数图像 . 展示一个完整的图像,从而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 . 2. 观察二次函数 y=(x- 1)2+1 的图像 ,回答下面问题. ( 1)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若是,请说出它的对称轴. ( 2)怎样列表才能保证描出的点具有对称性。 对这个函数你应该怎么取点。 ( 3)这个图像有最高点(或最低点)吗。 若有,它的坐标是多少。 ( 4)这个图像有怎样的开口方向。 对于( 2)
3、影响 两人的累计得分 X3”的事件为 A,则事件 X=0”“X=2”“X=3”三个两两互斥的事件 (X=0)=,P(X=2)=,P(X=3)=,所以 P(A)=P(X=0)+P(X=2)+P(X=3)=,即这两人的累计得分X3 的概率为 .(2)设小明、小红都选择方案甲所获得的累计得分为 选择方 案乙所获得的累计得分为 2的分布列如下: 2 4 3 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