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7-9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内容摘要:

现在一些原创内容 仍 然会遭遇 盗 版,在一些共享站点上,网民也会发现 盗 版的 踪 迹。 这对于作家和企业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 材料三: • 在数字阅读的时代,人们更需要图书 馆 、出版社、实体书店 等机构提供主流读物的阅读引导,为读者提供便 捷 、优质的数字化阅读体验。 同时,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还应聚焦 内容质量,力争提供更多的精品;应聚 焦 公益 普 惠,力争满足人民 群 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判,有关人 士 表示,国家政策的 扶 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和用户规模的 拓 展 “ 四驾 马车 ” 将 拉 动数字阅读行业持续增长。 • 1. 下列针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 A.在浙江杭州举办的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是国内数字阅读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具有年度 “ 风向标 ” 意义的国家级年度行业盛会。 • B.我国数字阅读市场保持高速增长,规模已近 3亿,充分展现了数字阅读领域的巨大潜能,这其中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C. 2020年我国数字阅读渐成规模并逐年增长,预计到2019年将会形成 24亿元的巨大市场;增长率也基本保持增长势头,并屡创新高。 • D.第三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人们开展了关于科技对于出版行业发展的助力、人工智能对阅读新生态的重塑等多个议题的集中讨论。 • [解析 ] “ 这其中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无中生有。 B •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 A.第三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社交化数字阅读平台,规定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未来。 • B.我国数字阅读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 碎片化 ”“ 低质化 ” 等低俗现象也严重制约着行业的发展。 • C.新技术是数字阅读的新商机,听书市场的高速增长就与语言识别、情景合成等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 D.数字阅读必须解决版权问题,原创内容被盗版的现象,对于作家和企业来说,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 E.数字阅读的时代,图书馆、实体书店等机构更应当提供主流读物的阅读引导,不能被数字阅读冲击。 CD • [解析 ] A“ 规定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未来 ” 错,应是 “ 探讨了数字阅读行业的未来 ”。 B“ 碎 片化 ”“ 低质化 ” 不是低俗现象。 E“ 不能被数字阅读冲击 ” 不符合原文意思,属无中生有。 答 C给 3分,答 D给 2分 ) •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数字阅读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4分 ) • 答: 示例: ① 新的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② 政府和产业的全力助推。 ③ 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④ 精品力作的不断推出。 • [解析 ] 答对一个要点给 1分,给满 4分为止。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酌 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 6 题。 ( 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 导学号 00774064 材料一: 携程旅游最新发布 的《 2017 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客人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必需品, 98 % 的受访者今年有出游意愿。 旅游成为消费的重要支出, 5 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 % 以上,旅游已经成为国民消费的重要支出。 19% 的人将把收入的 20% 以上用于旅游。 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 60 % 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 • 报告显示,今年游客外出 旅 游意 愿 持续高 涨。 其中,出行频 次在 1- 3次的受 访 者占比最高,达 72%,其次是计划出行 4- 6次的受 访 者,占比 19%,2017年计划出行 7次及以上的高 频旅 行者,占比在 10%左右。 • 报告显示, 2017年,居民在 旅 游上的消费将不断升级,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 8成以上的受 访 者认为 旅 游是其休闲娱乐的首要消费方式。 73%受 访 者表示,今年在 旅 游上的人 均 预 算 将 超 过 1万元,其中 32%的游客预计花费在 2万元以上, 5万元以下,占比最高。 还有 10%的受 访 者今年的 旅 游消费将 超 过 5万元。 • 报告认为,消费者 愿 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 酒店 、品尝 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 旅 行社推出的纯 玩 团、定制 旅 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 捧 ,国人认为在 旅 游上支出是“ 花 钱买幸福 感 ”。 • 报告显示, 2017年出游, 31%旅 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占比最高,包括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 害 、 恐怖 袭击,或有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 旅 行计划的重要考量。 其次是环境因素, 25%旅 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污 染、 雾霾 等都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 趣。 还有 15%的 旅 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 此外,航 班 和 签 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 旅 游者的意 愿 和偏好。 • 调查显示,除了 探索 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 压 、增进与家人 朋 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 旅 游的重要理由,去 异 地异 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避 雾霾 等也成为 旅 游的动机。 •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 旅 行者经验 越 来 越 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 2017年, 58. 6%的 旅 行者 希望 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 跟 团 旅 游依然是重要的 旅 游方式,有三成游客选择,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 跟 团。 除了自由行、 跟 团游,定制 旅 游将在 2017年 迎 来爆 发式增长, 10%的 旅 行者有意 尝 试定制 旅 游。 • (摘自 《 2017中国 旅 游者意 愿 调查报告 》 ) • 材料二: • 云南 是 旅 游大省,因为发生多起 伤害 游客的 恶 性事件,近年来 饱 受 诟病。 4月 15日起, 《 云南 省 旅 游市场 秩序 整治工作 措 施 》 正式施行,力图 彻底 解决 旅 游 乱 象。 “ 五 一 ”期间,由于一些热门 旅 游 购 物景点被要求 停 业整 顿 ,同时旅 游团项目数量大幅缩水, 云南 部分 旅 游经 营 者的业 绩 较往年也有所下降。 虽然团费有所上 涨 ,但游客体验满意度也在增加, 刚 从 昆 明游 玩 回来的 李 先生说: “ 全程没有导游强 迫购 物,我们 玩 得非常 舒 心。 ” • (摘自 《 经济日报 》 ,记者郑 彬 ) • 材料三: • 从自由行主题角度来看, 50. 7%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而且该主题的 旅 游渐向 20- 40岁 青年、中年 群 体 拓 展。 可见,文化 旅 游渐渐受到 旅 客的追 捧 ,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2020年热销景区门 票 前十强中,以 北京 景区数量最多;同时,历史文化类占四成。 随着文化 旅 游市场迅速发展,促使历史文化类 旅 游这种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资源成为热门产品。 • (摘自 《 2020年我国文化 旅 游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 ) •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我国 2017年旅游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大众旅游的意向或现状,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兴旺发展的大好形势。 • B.材料一和材料三表明我国游客外出旅游意愿持续高涨,材料二所反映的旅游业绩下降的现象并不普遍,只是个别的、暂时的现象。 • C.材料一所列数据所表现的只是旅游者的意愿,不同于材料三的数据所反映的是旅游的现实情况,所以不具有真实性,其参考价值不大。 • D.三则材料都反映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游客的消费需求,可以给旅游企业很好的借鉴,以期倡导旅游,促进供给侧改革。 • [解析 ] A“ 2017年 ” 错,材料三是 2020年。 C“ 不具真实性,参考价值不大 ” 错。 D“ 倡导 旅 游 ” 的意义不明显。 B •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况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 • A.相对于材料一和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的材料二,内容更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反映了引人关注的、最新的某旅游市场的真实情况。 • B.对于同一旅游现象, “ 旅游者意愿 ”“ 出游方式 ”“ 市场秩序 ”“ 经营者业绩 ”“ 游客体验满意度 ” 等专业术语,都是游客群体关注的重点。 • C.材料三不仅写出了文化旅游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还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比其他两则材料更具有指导意义,最有价值。 AE • D.三家媒体发布的关于旅游者与旅游市场的新闻,是社会对于旅游项目重视的体现,这充分说明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的侧重游客旅游意向的调查了解,有的侧重旅游现状的客观报道,有的侧重某种类型的旅游现状及趋势的分析。 • [解析 ] B“ 经 营 者业 绩 ” 不是游客关注的重点。 C“ 更具有指导意义 ”“ 最有价值 ” 不确切,三则材料各有其不同的价值。 D本文没有提到经济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人们出行旅游的目的。 (4分 ) • 答: 示例: ① “ 花钱买幸福 ” ,休闲娱乐,享受美食。 ②去异地异国享受医疗、教育等服务。 ③ 享受清新的空气,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④ 体验旅游地文化,增长历史人文知识。 ⑤ 利用旅游适当减轻压力,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 • [解析 ] 4分,答出一个要点给 1分给满 4分为止。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酌 情给分。 • (一 )考查重点 • 1.理解。 • 《 考试说明 》 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 “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能力层级 B。 • 在实用类文本中,所谓重要概念,指的是对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观点等理解起重要作用的专用词语,其命题原则有三:一是尽量利用文中的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二是重要概念来自文本,并随文赋予临时意义,不需要也没有办法强求教科书式的解释;三是对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的理解必须来自文本,而对于外延的理解可能会需要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 文中重要的句子,或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或提示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或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理等。 “ 重要句子 ”主要包括: ① 点明主旨的句子 (即 “ 文眼 ” 句 )。 ② 显示层次的句子 (即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 )。 ③ 内涵丰富,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作用的句子。 ④ 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 ⑤ 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的含意主要有三种方法:关键词语突破法、语句结构透析法、句子位置切入法和表达意图分析法。 • 新闻阅读题的难点是主观题。 解答主观题,首先利用题干本身的指定和暗示语,确定答题区域,或是利用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向下或向上延伸,从而确定答题区域。 然后根据命题材料和问题提炼答案。 其措辞,一是“ 照抄式 ” ,即照抄原文完全合适答案的语句;二是 “ 组接式 ” ,即把文中词句略加组接;三是 “ 自撰式 ” ,即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 • 2.分析综合。 • 《 考试说明 》 的要求有三: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中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 能力层级 C。 •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新闻的重要信息,隐含在相关消息或情报中。 “ 筛选并整合 ” 的基本要求是准确和全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 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 ② 依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目标、标准。 ③ 浏览全文,确定信息筛选的范围。 • ④ 分类整理选取关键词或句子,明确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 ⑤ 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择其要点材料进行归纳,调整组合。 如果是客观题,要将有效信息与各选项进行比较,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如果是主观题,就要按照题目的要求选定、调整、组合文中的有效信息,按照题目的规定写出答案。 • 筛选、整合信息看似只是找、整、写等步骤,其实则不然,要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必须要有统观意识和结构意识。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答题步骤: • 第一步: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