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四张衡传说课稿内容摘要:
建造世界文明的科学巨匠表达出的一种最崇高的敬意,是什 么原因使张衡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伟人。 南朝历史学家范晔在他的《后汉书•张衡传》中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从而走近张衡,了解张衡。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诵读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诵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 大声朗读、口熟能诵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 预习中已经要求学生读过课文,现在要求学生齐声诵读,旨在规范读音、句读,体会文章韵律,熟悉课文内容。 接下来,分两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通读文章,了解张衡。 教师设计问题进行导读。 问题 1:张衡 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 张衡最重要的成就在天文历算方面,也就是“善机巧”。 作者在介绍这一方面成就时,又特别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第四段,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候风地动仪。 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后,师生对话,归纳为作者从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方面介绍了张衡在科学上最重要的成就 —— 候风地动仪。 夯实知识点:(还未总结完整,主要是重点文言词句和文化常识) 问题 2:除了在天文历算方面的成就,张衡还在哪些方面有所成就。 作者举了什么例子来介绍张衡的成就。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找出答案。 因为文章在上一课已经预习过,所以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地得出答案“善属文” —— 作《二京赋》《思玄赋》;“善理政” —— 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段。 夯实知识点: 问题 3:为什么张衡在各个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 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个性化解读,自由回答。 学生经过阅读,可以发现文理兼通、基础宽厚、质朴谦逊、不慕名利、潜心治学、态度严谨等优秀品质是。鲁教版必修四张衡传说课稿
相关推荐
面: ( 1) 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 ( 2) 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来处理. 2 、代数法(计算法) 代数法是用代数知识来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运用几何定理、法则,通过列方程、方程组或不等式及解方程、方程组、 恒等变形等代数方法,把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来解决的方法. 3 、变换思想 即运用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对称变换等方法来构造图形解决几何问题. 五
1、1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 叫做图形的_,点 _,它在旋转过程中保持 _2图形的旋转由 _、 _和 _所决定旋转 旋转中心 不动旋转中心 旋转的角度 旋转的方向图形的旋转1 (4分 )下列运动属于旋转的是 ( )A 篮球的滚动 B 钟表的钟摆的摆动C 气球升空的运动 D 一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的过程2 (4分 )如图 , 将三角尺 中 60 , C 90 )绕 1 使得点 A, B,
不可动摇。 多用于建筑物等。 “耸立 ”则指高高地直立 ,突出其高。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点评 “收容 ”的本义是有关的组织、机构对困难中的人给予帮助和照顾。 联系上下文来看 ,作者在这里写自己被永恒的 “山野之静 ”所 “收容 ”,意思是说自己被四野的宁静包裹着 ,完全融入到周围的宁静之中。 这种一路单骑行进于三百里空山绝谷的感受给作者强烈的震撼。
对角的顶点间加 一个 固木板,则木板的长为 3.在△ ABC 中 ,AB=15,AC=13,高 AD=12,则 ABC 的周长是 m:n:p=7:25:24,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等于 度。 5.如图长方形 ABCD 沿 AE 折叠后, D点恰与 BC 边上的 F 重合, 已知 AB= 8, BC=10,求 EC 的长。 8米,长 15 米的长方形 ABCD 花园内修一条长 13米的小路 EF
一个元老重臣的支持。 可悲的是他一旦为野心所驱使,就失去了对形势正确判断的能力,因此蹇叔多方劝谏,他一点也听不进去。 尽管为此,他还没有忘记对一个元老重臣应有的礼节,所以蹇叔当面谏诤,他并没有发作。 只是当蹇叔哭师,预言秦师将全军覆没,秦穆公认为这将动摇军心,才忍不住派人对蹇叔恶语诅咒;但即使这个时候,也 还是绕了一个弯子来说话,并没有破口大骂,有失国君的身份。 事态的发展
,成为荒漠的潜在危险较大。 近二十年来,气候变干。 2.建立科尔沁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保护科尔沁地区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丰富的自然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等。 三 .水资源危机: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教材分析下列问题 水 质 型 缺 水 和 资 源 型 缺 水。 找寻水资源危机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4.阅读活动内容,探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