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冀人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ppt课件2内容摘要:

第一所外国语言学堂:京师同文馆 第一所海军学校:天津水师学堂 第一所陆军学校:天津武备学堂 第一所通迅学校:天津电报学堂 第一所医学院:天津医学堂 现在的武汉大学:湖北自强学堂 第一所小学 , 现上海交大:南洋公学 第一所现代大学:京师大学堂 ( 1) 是洋务派花钱最少的洋务事业 , 反映出清朝洋务派对教育改革 、 对人才素质的更新缺乏重视。 ( 军事 5000万两 , 民用 2020万两 , 教育无准确数字 , 最多一次 1872年准备了 120万两 ) ( 2) 清朝的教育改革是重视应用教育 , 轻视基础教育 , 导致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后劲严重不足。 ( 3) 清朝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 中体西用 ” , 这对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有积极作用 , 但对人才素质的提高有阻碍作用。 李鸿章 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人。 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 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在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眼中,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著有 《 李文忠公全集 》。  曾德幕僚  镇压太平军、捻军  1861年组建淮军,李鸿章本人于三月十日随首批淮军抵沪,半月之后,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十月十二日实授,次年二月又兼署通商大臣,“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  筹办洋务  1871年,与日本签订了 《 中日修好条规 》  1874年,与秘鲁签订了 《 中秘通商条约 》  1876年,与英国签订了 《 中英烟台条约 》  1884年,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 《 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  1895年, 《 马关条约 》  1901年, 《 辛丑条约 》 酷爱运动的“留美幼童”组成了一支“东方人棒球队”。 后排左起: 蔡绍基、钟俊成、吴仲贤、詹天佑、黄开甲; 前排左起:陈巨溶、李桂攀、梁敦彦、邝咏钟。 全国性的总税务司署成立于 1861年,设正、副总税务司各一人,由洋人担任,管理全部海关税务。 在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1854年奉英国外交部命令来中国,先后在宁波和广州的英国领事馆工作,后任广州副税务司和上海税务司。 1863年被清政府正式任命为海关总税务司。 他不仅把持海关行政,而且代清政府对外借款,采购军火,进而逐步插手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企业家之父的悲剧 盛宣怀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实业家,清末洋务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一生曾创建了无数个中国第一:第一家招商局、第一所大学、第一座煤矿、第一条铁路等等;也曾担任天津兵备道、天津海关道、邮传部尚书等要职。 但就是这样一位被誉为“实业家之父”的工商业巨子,在近代史的史书上不仅没留下任何记载,反而被扣上“汉奸”的帽子,直至死后 80周年的 1976年,百年冤屈才得以平反。 盛宣怀入李鸿章幕府 盛宣怀仅中秀才。 曾三次乡试不第,未能中举人。 在最后一次参加乡试时,他已因参与李鸿章的幕府得有劳绩,被累次保举至加衔布政使的候补道了。 道员四品,布政使则二品,带布政使衔的候补道,已经算是“大员”了,如果再去参加乡试考举人,给那些年轻秀才们看了实在太笑话。 为了这一缘故,他终于只好弃科举之路,专心从事以官员身份而办理工商的实际利益。 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盛宣怀 《 上李傅相轮船章程 》 建议官督商办 : 委任宜专也。 轮船官本重大,官不宜轻信商人,商亦不敢遽向官领,必先设立招商局创成规矩,联络官商,而后官有责成,商亦有凭藉,是非素谙大体、取信众商者不能胜任。 请遴选公正精明、殷实可靠道府两员,奏派主持其事。 嗣后招商集本,领船运漕诸事,俱责成办理。 上与总理衙门通商大臣、船政大臣、各海关交涉,下与各口岸局栈、各轮船管驾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