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同步课时 单元综合训练卷 必修2 第04单元综合与测试(原卷版) Word版内容摘要:

2、和落脚点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国与国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和独立性A. B. C. D.3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各成员国在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方面达成了共识。 这表明亚太经合组织作为国际组织A是协调亚太地区各国政治经济关系的中心B在国际社会中起着协调国家间利益的作用C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主要的国际关系主体D承担着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双重任务42015 年 3 月 29 日到 4 月 6 日,中国政府分四批从战火纷飞的也门安全撤离了 629 名中国公民,还协助来自 15 4、现了我国主导着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有利于加强区域互联互通,深化区域经贸合作 A. B. C. D. 6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 7 月 1 日 11 时发表讲话,美国已与古巴就恢复外交关系达成协议,两国将互设大使馆。 突 突 作72015 年 2 月,第 69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题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地测量参考框架”的决议,敦促世界各国共享地理空间信息,以造福人类与地球。 这表明, 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4 年 9 月 1 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紧急会议通过了有关伊拉克人权状况的决议,对“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侵犯国际人权法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进行调查。 这表明( )联合国是 5、国际事务的管理者 联合国是各国人权的维护者联合国是国际问题的协调者 联合国是恐怖主义的反对者A. B. C. D.9第六十九届联合国大会于 2015 年 2 月 26 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的决议。 中国以联合国为舞台,率先发起并组织以重申联合国宪章承诺为主题的活动,呼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壮大和平力量、防止侵略重演。 这体现了( )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组织的一切活动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A B C D10虽然美国等少数国家极力反对和阻挠,但截至 2015 年 4 月 15 7、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 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 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应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 B. C. D.13外交部发言人在 2015 年 7 月 14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强调:“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中国绝不接受强加于中国的任何方案,绝不接受单方面诉诸第三方争议解决方法。 ”上述立场表明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维护主权独立是我国 9、,共同打造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格局。 共同打造“四个”格局需要金砖国家各成员国 互利合作,维护世界各国的利益 包容互鉴,实现区域政治经济同舟共济,构筑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互尊互信,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A. B. C. D.16201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 历史昭示,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违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毒霸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不是人类和平之策。 全、发展利益172015 年 4 月,中国领导人在万隆亚非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于年内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 97%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的待遇,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 动亚非地区 10、共同发展 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应多极化发展的潮流182015 年 7 月 13 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2015 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在国际超级计算机 织发布的第 45 届世界超级计算机 500 强排行榜上再次位居第一。 这是天河二号自 2013 年 6 月问世以来,连续 5 次位居世界超算 500 强榜首。 这一成果A表明综合国力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B必将引发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C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 D会导致国际关系复杂化、改变时代主题192015 年 7 月 13 日,外交部就美国总统高级顾问参加达赖“庆生”活动一事表示,中最新海量 12、题的手段,最终是要确保朝鲜核问题能够通过磋商来解决”。 中国的态度表明我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中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决议和活动我们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奉行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二、简析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212015 年 9 月,随着辽宁“丹东一号”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 “丹东一号”被认为是甲午战争中被日舰击沉的“致远号”的证据逐渐的充分。 121 年前爆发的甲午战争,是民之痛、国之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某校时政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甲同学认为,清末政治腐败,内斗激烈。 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